新药研发中的杂质研究思路
随着新药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审评制度改革,创新药投入临床使用的速度正在加快。但一个全新化合物如此快速投入临床并应用于人,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个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化合物本身,一方面来源于杂质,因此对杂质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对于防范和降低临床风险意义重大。
药事纵横
被低估的诺诚健华!奥布替尼大放异彩,新药研发全面发力
诺诚健华是一个根植于中国,拥有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的领先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新药研发,旨在研发出肿瘤免疫领域的me-better或me-first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其首个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被纳入医保目录后加速放量,大放异彩。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从宏观角度抓住新药研发的生命线
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漫长,昂贵且充满风险的活动,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10-20亿美元的投入,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充满着不确定性与艰辛,最终造就一个新药的诞生,但一个候选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有高达90%以上概率会失败。
药事纵横
替尼爆炸 PD-1泛滥 新药研发何去何从?
若论2019年最炙手可热的靶点,PD-(L)1当之无愧。在O药、K药先后于国内上市后,国内君实、信达、恒瑞、百济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但是随着企业如潮水般涌入,这一赛道的研发趋于拥挤,有分析师形容当下研发呈现出“替尼爆炸,PD-1泛滥”的态势。
新浪医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