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 荣昌生物RC28-E研究成果首次亮相国际眼科权威期刊
    临床研究
    RC28-E注射液是荣昌生物开发的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 7月20日,一项RC28-E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Ib期临床研究,发表于国际眼科权威期刊《眼科和治疗》( Ophthalmology and Therapy )。 目前,RC28-E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出组。
    荣昌生物
    2024-07-25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RC28-E
  • 原启生物CLDN18.2/MSLN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IND获受理,针对晚期胰腺癌
    审批动态
    OriC613注射液是一种 同时靶向间皮素 (MSLN)和 Claudin18.2 (CLDN18.2) 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 。 第七届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
    医麦客News
    2024-07-25
    MSLN CLDN18 胰腺癌
  • 治疗晚期实体瘤,博安生物CD228靶向ADC获批临床
    审批动态
    根据公开资料,这是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 创新型CD228抗体偶联药物(ADC) ,有望成为“first-in-class”靶向CD228的ADC。 据文献报道,黑色素转铁蛋白(CD228)是一种铁结合转铁蛋白同源物的膜结合糖蛋白,首次被报道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在肿瘤迁移和增殖中发挥作用。 该蛋白靶点在黑色素瘤、间皮瘤、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具有较高的肿瘤表达特异性。
    医麦客News
    2024-07-25
    CD228 转铁蛋白 黑色素瘤
  • 2024 WCLC | 5篇口头报告,正大天晴公布15项创新研究成果
    临床研究
    当地时间9月7日至10日,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 本次大会上,正大天晴将公布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派安普利单抗、安奈克替尼以及在研产品TQB2618(TIM-3抑制剂)和AL2846(小分子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共计15项研究最新成果及进展。 其中,5项为口头报告(Mini oral),10项为壁报展示。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
    2024-07-25
    TIM3 肺癌
  • 驯鹿生物宣布IASO-782注射液新增一项IND默示许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审批动态
    2024年7月25日,中国南京、上海、美国加州圣荷西——驯鹿生物,一家致力于细胞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人源抗CD19单克隆抗体IASO-782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此前,IASO-782注射液已分别在中美两国获得IND批准,针对的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驯鹿生物
    2024-07-25
    CD19 创新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技术突破与需求提升驱动糖尿病神经病变市场快速增长:2023-2032年CAGR预计达7.81%
    前沿研究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神经病变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预计其市场规模到2032年将跃升至83.8亿美元。 在这一预测期内, 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可达7.81% ,彰显出持续而稳定的扩张态势。 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基因疗法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创新方案。
    金斯瑞生物
    2024-07-25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
  • 上市企业丨信达生物与唯信计算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药物研发平台建设
    公司动态
    近日,BioBAY园内企业 信达生物 宣布与唯信计算(WeComput)达成合作,共同推进信达生物国清院计算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利用AI技术进一步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信达生物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高效、易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一站式AI药物研发平台,降低AI落地成本和实验成本,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
    BioBAY
    2024-07-25
    唯信计算
  • 3位强生前高管创办的公司融了12亿元,开发抗体疗法
    医药投融资
    大约两年前,强生公司的前高管在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下联手成立了一家新的生物科技公司 Third Arc Bio 。 近日,该公司宣布完成了 1.65 亿美元的超额认购 A 轮融资, 用于开发多特异性抗体作为癌症和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 本轮融资由 Vida Ventures、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 和 Hillhouse Investment 共同领投。
    生辉
    2024-07-25
    抗体疗法
  • 【骨软组织肿瘤外科·医疗案例】“蛛网”上的肿瘤: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成功完成高难度神经鞘瘤切除术
    前沿研究
    近日,我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成功为一例臂丛神经鞘瘤患者实施神经鞘瘤切除术,帮助其恢复上肢功能。 日前,患者王女士(化名)发现自己颈部上的肿块缓慢增大,且伴有压痛,挤压肿块时手臂有酸胀感,在外院经磁共振检查,考虑是臂丛神经鞘瘤,手术难度大,建议转诊至我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进一步诊治。 林飞跃医生介绍,臂丛神经鞘瘤临床表现以颈肩部肿块、Tinel征、感觉症状为主,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神经支配的上肢肌力减退。
    福建省肿瘤医院
    2024-07-25
    神经鞘瘤 骨软组织肿瘤外科
  • 52亿美元首轮融资总额已超去年:告别低迷?
    医药投融资
    • 2024 H1的首轮融资整体金额已达52亿美元,超过2023全年首轮融资总额。 首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有13笔,总金额占所有首轮融资金额的71%。 • 2024 H1的10笔并购项目中,交易首付款的平均规模是过去六年平均规模的3倍以上。
    BioShanghai
    2024-07-25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