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 依案说法|已出厂药品未更换药品说明书,如何处理?
    招标采购
    2024年9月,某省药监局接到举报人举报,某药店销售的标示为A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生产的B药品,未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更换药品说明书。 但是,药品召回不彻底,在完成备案9个月后,市场上仍有备案前生产的,未更换说明书和标签的药品。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应当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给予A持有人警告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中国医药报
    2025-03-27
  • 拜耳与浦合医药签署Ⅰ期临床PRMT5抑制剂全球许可协议 | 新闻稿
    临床研究
    • 拜耳获得MTA协同PRMT5抑制剂的全球独家许可,用于选择性靶向MTAP缺失型肿瘤。 • 代号为BAY 3713372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启动,首例患者已入组。 • 约10%至30%癌症涉及MTAP缺失 1。
    研发客
    2025-03-27
    MTAP PRMT5
  • Nature | 张二荃实验室证明调控昼夜节律的核心组分RUVBL2是真核生物钟的共同起源分子
    前沿研究
    昼夜节律在维持生理稳态和人体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紊乱可能引发睡眠障碍、肥胖、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并增加癌症及精神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生物钟是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以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 transcription–translation feedback loop, TTFL )的形式发挥功能。 TTFL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目前在不同生物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3-27
    睡眠障碍 肥胖 癌症
  • Nature发文!打通抗原提呈“最后一公里”,复旦团队合作研发双功能疫苗佐剂技术
    前沿研究
    当前,抗原交叉提呈增强策略主要聚焦于组织和细胞层面的递送,而对于亚细胞层面的精准靶向和调控极少研究。 在传统的以外源蛋白作为免疫原的疫苗中,进入人体的抗原经抗原提呈细胞吞噬后,需要先逃出溶酶体,进入细胞质,然后被转运至内质网进行加工处理,进而经MHC-I分子展示在细胞表面提醒免疫系统。 到达内质网的抗原蛋白数量是否是抗原交叉提呈的限速步骤?
    复旦大学
    2025-03-27
    双功能疫苗 复旦
  • Mol Cell | SUMO4通过抑制过度SUMO化来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
    前沿研究
    DNA双链断裂 (DSB) 是细胞中最严重的基因组损伤之一,若不能及时修复,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 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细胞进化出了一套复杂的修复机制,其中SUMO化 (SUMOylation) 和去SUMO化 (deSUMOylation) 在调控DNA修复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SUMO (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是一类小分子修饰蛋白,类似于泛素 (Ubiquitin) ,能够通过共价结合到靶蛋白上,调控其功能、定位和稳定性。
    BioArt
    2025-03-27
    SUMO DNA双链
  • Nature | 窦科峰团队发表国际首个异种肝脏移植研究工作
    前沿研究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根治性疗法,面临供体器官严重短缺的全球性难题。 既往研究虽在心脏和肾脏异种移植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肝脏因其独特的代谢功能与免疫特性,始终未能实现人体内移植。 仅有一国外科研团队在2024年首次尝试体外猪肝辅助治疗并发肝衰竭的脑死亡患者,为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BioArt
    2025-03-27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肝脏移植
  • Cell | 瘫痪患者的“意念之手”:长期稳定控制机器人手臂的神经可塑性研究
    前沿研究
    然而,BCI存在“跨天失灵”的情况,也就是说瘫痪患者昨天还能通过脑电波控制机械臂端起水杯,第二天,同样的指令却让机械臂不知所措,问题就出在大脑神经信号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漂移”。 实现神经系统在稳定性(大脑在执行特定动作时,神经活动的模式保持相对不变)和可塑性 (大脑在面对新任务或环境时,能够灵活调整神经活动模式的能力) 之间维持平衡是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K. Ganguly 团队在 Cell 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Sampling representational plasticity of simple imagined movements across days enables long-term neuroprosthetic control ,他们 通过在四肢瘫痪的患者身上实施基于ECoG (脑皮层电图描记技术) 的BCI,发现尽管神经表征存在漂移,但通过神经反馈和采样这些漂移,可以保持表征结构的稳定性,并实现机器人手臂和手的高精度控制,从而实现长期的复杂神经假体控制。
    BioArt
    2025-03-27
    瘫痪 机器人手臂
  • Neuron | 戈鹉平/王伊龙/莫大鹏团队系统鉴定脑-血相互交换的代谢物
    前沿研究
    葡萄糖作为一种重要的代谢物,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人脑重量仅约1.5千克,占体重不到2%,但却消耗了血液循环中约20%的葡萄糖。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脑部代谢物的摄取或清除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此过程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BioArt
    2025-03-27
    脑-血相互交换 王伊龙
  • Nature | 王骥/陆路/曾颖玥开发一种基于STING激动剂的内质网靶向分子SABER可增强抗原交叉递呈
    前沿研究
    CD8 + T细胞是抗击肿瘤及传染病的关键效应细胞,其高效诱导是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长期困扰疫苗领域的瓶颈。 外源抗原被树突状细胞 (DC) 摄取后,需从溶酶体逃逸进入细胞质,再转运至内质网加工并装载到MHC-I分子上,最终被递呈到细胞表面才能诱导CD8 + T细胞的扩增。 因此, 亟需开发一种低免疫原性、有临床转化潜力的高效内质网靶向分子,以促进抗原在细胞质中的精准递送,从而增强交叉递呈。
    BioArt
    2025-03-27
    CD8 肿瘤 STING
  • Nature Cancer | 朱鹤团队发现脾脏中具备抗白血病效应的防御性微环境细胞
    前沿研究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过滤并清除清除衰老红细胞、血小板和细胞碎片以及进行免疫应答等功能。 有研究显示,在正常生理条件中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微环境可能被肿瘤干细胞劫持,转变成为适宜肿瘤细胞生长的肿瘤微环境。 然而,脾脏微环境的性质以及它以何种方式影响肿瘤干细胞功能,目前认识仍十分有限。
    BioArt
    2025-03-27
    肿瘤 朱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