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 CMI | 通过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揭示影响肿瘤浸润T细胞功能的代谢-表观调节新机制
    前沿研究
    在癌症治疗领域,基于 T 细胞的免疫疗法已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肿瘤内部存在多种免疫抑制因素,这些因素会使 T 细胞陷入耗竭等失能状态,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SARDH 能够影响 T 细胞内相关代谢物的稳态平衡,进而影响 T 细胞内部的甲基化表观遗传修饰状态,最终调节 T 细胞信号通路活性及功能状态。
    BioArtMED
    2025-08-29
  • MED | 杨莉莉团队设计同种异体CAR-NKT细胞以克服卵巢癌的耐药性和免疫逃逸
    前沿研究
    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复发多源于治疗耐药和免疫逃逸。 尽管嵌合抗原受体工程化 T 细胞 ( CAR-T ) 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卵巢癌等实体瘤中疗效有限,主要受制于肿瘤异质性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UCLA ) 杨莉莉 团队在 Med 杂志发表了题为 Overcoming ovarian cancer resistance and evasion to CAR-T cell therapy by harnessing allogeneic CAR-NKT cells 的最新研究成果。
    BioArtMED
    2025-08-29
  • Adv Sci丨葛均波、孙爱军揭示线粒体移植增强心肌损伤后巨噬细胞的修复能力
    前沿研究
    缺血性心脏病仍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 ( MI ) 后,缺血微环境引发持续缺氧、能量代谢紊乱、炎症介质累积及线粒体稳态失衡,严重破坏心肌修复进程。 然而,梗死区域中的缺氧、氧化应激及代谢障碍等因素严重损害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阻碍其向修复型 M2 表型转化,从而延缓和削弱心脏的自愈能力。
    BioArtMED
    2025-08-29
  • Cancer Cell | NK细胞“开挂”指南:CRISPR一键解锁抗癌超能力
    前沿研究
    经过基因改造、可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CAR) 的同种异体自然杀伤 (NK) 细胞,在晚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和疗效 【 1 】 。 然而其治疗潜力仍受限于持久性不足、功能耗竭以及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TME) ——尤其在实体瘤治疗中更为突出 【 2 】 。 尽管前期研究已发现可通过靶向抑制性检查点来增强NK细胞功能,但由于对NK细胞特异性调控通路的认知尚不完整,目前可操作的遗传靶点仍十分有限。
    BioArtMED
    2025-08-29
  • 让蛋白结合体设计更简单:BindCraft 正式上线 SciMiner
    公司动态
    在生物医药的创新浪潮中,蛋白质工程与新型药物研发始终是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特别是 蛋白结合体(binder) 的设计,被视为推动下一代治疗分子、诊断工具乃至合成生物学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 实验门槛高: 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成千上万候选分子的构建与验证,不仅耗时耗力,还依赖昂贵的高通量平台。
    阿尔脉生物科技
    2025-08-29
  • 成都药企化身创新分子“批发商”,首单斩获9000万
    公司动态
    近日,成都佩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已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一款痤疮治疗多肽新药JIJ02凝胶(原PD-DP-008凝胶)转让协议,总交易金额为9000万元。 作为成都硬科技企业联盟会员企业,佩德生物近年发展颇为亮眼,构建了亿级有毒动物天然多肽库,获川发展院士基金、成都生物城集团国生资本等机构投资,入选“2025成都硬科技企业扑克牌”榜单。 去年底,JIJ02凝胶刚刚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进入I期临床试验。
    佩德生物
    2025-08-29
  • 王建设/邢清和教授团队对USP53缺陷低GGT胆汁淤积致病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前沿研究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SP53)缺陷病由USP53基因的功能缺失性变异导致。 2020年我院王建设教授领衔的肝病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报道USP53缺陷引起的低GGT胆汁淤积症谱,并详细阐述了其病理特征及超微结构改变。 该病造成患儿肝内胆汁淤积,部分严重患者需要肝移植才能长期存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25-08-29
  • 术前3D“沙盘推演”、术中导航“洞若观火”!复旦儿科脊柱外科团队在手术“雷区”实现亚毫米级精准安全操作,让“歪脖子”改“斜”归正
    前沿研究
    在诸多影响儿童脊柱健康的隐患中,有一种先天性疾病因其隐匿性和潜在的高风险,尤需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警惕——它就是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脊柱外科成功运用国际前沿技术,为一名罹患此症的患儿精准“拆弹”,助其挺直脊梁,重获健康。 齿状突,是人体第二颈椎(枢椎)向上伸出的一根“小骨柱”,它与第一颈椎(寰椎)前弓构成关节,是维持头颅与颈椎稳定旋转的核心“门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25-08-29
  • 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案例① | 精准破局,协作赋能:儿科疑难罕见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医保动态
    为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总结各地区、各单位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3月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经专家组遴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有 6个项目获评“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案例” 。 儿科疑难罕见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25-08-29
  • 人类肺炎病毒疫苗研发进展:现状、突破与未来方向
    前沿研究
    摘要: 人类肺炎病毒(包括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与人类偏肺病毒 HMPV )是全球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尤其对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造成严重疾病负担,甚至导致死亡。 本文系统梳理了肺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与疾病负担,重点解析了已获批 RSV 疫苗的临床数据、技术平台(如亚单位疫苗、mRNA 疫苗),以及针对 HMPV 与人类副流感病毒 3 型(HPIV3)的联合疫苗研发进展。 其中,RSV 是 2 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原因 ——2019 年全球 5 岁以下儿童中,RSV 导致 330 万例 LRTI 和 10.14 万例死亡;而 HMPV 的发病率与流感病毒相当,2018 年全球 5 岁以下儿童因 HMPV 住院的病例数约 50.2 万例。
    生物制品圈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