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 RIG-I:CD8⁺ T细胞抗肿瘤免疫的“刹车”机制及其治疗潜力
    前沿研究
    免疫检查点 在维持免疫稳态以及实现有效的抗肿瘤反应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肿瘤细胞常通过过度激活免疫检查点信号来实现免疫逃逸,这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潜在靶点。 视黄酸诱导基因I( RIG-I) 是一个经典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天然免疫反应。
    医药速览
    2025-03-31
    RIG-I 肿瘤 肿瘤免疫
  • 当PROTAC遇上自免,临床表现及潜力如何?
    临床研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为继肿瘤之后下一个 大的 治疗领域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760亿美元 ,2022~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 不幸的是,自免的治疗水平和研究深度远不及肿瘤,甚至 像糖皮质激素这样 有严重副作用的 药物 , 仍 在 用于治疗许多 非特定的自免 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 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身体正常组织和器官 的一类疾病。
    医药速览
    2025-03-31
    糖皮质激素 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 默沙东20亿押注中国药企:一场改写全球心血管版图的豪赌
    公司动态
    默沙东为何为这款中国造“心血管新药”豪掷千金?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恒瑞如何逆袭成中国药王。 恒瑞医药,如今已是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可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医药速览
    2025-03-31
    心血管版图
  • IBI363(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审批动态
    2025年3月31日,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创PD-1/IL-2 α-bias 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 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品种名单 ,拟定适应症为既往未经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肢端型及黏膜型黑色素瘤。 近期,信达生物已启动IBI363首个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评估IBI363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用于治疗在既往未经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黏膜型及肢端型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IBI363在前期研究中已在未经免疫治疗的黑色素瘤上展现出了突破性疗效信号 。
    信达生物
    2025-03-31
    黑色素瘤 PD-1/IL-2α
  • 宣医科创|脊髓损伤后脊髓空洞症治疗有突破性创新:微创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搭桥术
    前沿研究
    脊髓损伤后脊髓空洞症治疗。 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搭桥术。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关健、陈赞、菅凤增教授团队首创的微创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旁路搭桥术(Mis-SSB)治疗脊髓损伤后继发脊髓空洞症(PTS)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官方期刊脊柱专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上,并作为封面文章隆重推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5-03-31
    脊髓损伤
  • 宣医新闻|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再添利器!多奈单抗注射液全国首方于宣武医院开出
    审批动态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再添利器。 全国首方于宣武医院开出。 3月31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5-03-31
    阿尔茨海默病
  • 杏泽Link | 齐禾生科Kevin Zhao:精准基因编辑的“魔法”
    专家观点
  • Claudin18.2 CAR-T:正在颠覆胃癌治疗格局
    前沿研究
    作为全球发病人数第五大癌种,胃癌的临床治疗进步却相对缓慢,目前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仍然以免疫治疗(且对胃癌疗效不够好)、化疗为主,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近年来,胃癌领域的靶向治疗开始涌现一些重要进展, Claudin18.2 、 HER2 在胃癌领域陆续取得临床突破,安斯泰来的 Claudin18.2 抗体已经获批上市,第一三共的 Enhertu 也获批治疗 HER2 阳性胃癌。 由于 HER2 阳性胃癌比例较少, Claudin18.2 无疑是胃癌领域最重要的临床突破。
    医药笔记
    2025-03-31
    HER2 胃癌 CAR-T
  • 【案例报道】EGFR耐药却未发现耐药突变,警惕发生了组织学转化
    前沿研究
    然而,在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耐药机制是肺腺癌向小细胞肺癌(SCLC)的组织学转化,约占2%-15%,尤其多见于基线同时存在 EGFR、TP53 和 RB1 突变的患者。 今天分享的案例,是一例携带 EGFR 和 TP53 共突变IIIA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奥希替尼辅助治疗3年后复发,并出现向SCLC组织学转化的耐药机制。 初诊:新冠时期的"意外发现"。
    允英
    2025-03-31
    EGFR 肺腺癌
  • 使多名患者癌细胞完全消失的创新偶联药物;最低剂量就让患者完全缓解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 一周盘点
    前沿研究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整理。 Olvimulogene nanivac i r e pvec:公布1b/2期临床试验数据。
    药明康德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