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 青元开物NGS样本前处理“打建一体化”方案——赋能精准诊断,助力个性化医疗新篇章
    研发注册政策
    今年8月,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巨头——美国因美纳公司(Illumina)正式宣布,其深度研发的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体外诊断试剂盒及其配套的两种伴随诊断适应症,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权威批准。 TSO Comprehensive能够使临床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分析患者的肿瘤基因组,识别出与癌症发生、发展及药物反应密切相关的基因变异,实现制定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而基因测序技术在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企业 青元开物 推出的 EoSonics® FRAG超声聚焦打断仪系列与EoSBot® Seq24全自动基因测序文库制备系统 ,为TSO Comprehensive等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测序样本前处理的关键性自动化设备, 完美契合了NGS对样本高质量、高效率处理的需求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2024-10-16
  • 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应用与前景
    前沿研究
    摘要: 双特异性抗体(bpAbs)能够结合抗原上不同且不重叠的表位。 这种独特的结合模式使得bpAbs除了单特异性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bsAbs)之外,还能发挥新的机制作用,使其成为多种适应症(包括肿瘤学和传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双特异性结合可以带来更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促进拮抗作用,锁定目标构象,并导致高阶目标聚集。
    生物制品圈
    2024-10-16
    双特异性抗体
  • 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力合作靶点TGF-β,开辟联合疗法新篇章 | 艾美达BD合作
    公司动态
    在当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靶向PD-1/PD-L1等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成为治疗多种癌症的革命性疗法,尤其在一些高突变负荷的肿瘤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临床疗效。 TGF-β抑制剂对于ICI的免疫放大作用。 TGF-β在多种肿瘤免疫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和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有直接联系。
    艾美达医药咨询
    2024-10-16
    TGF-β 肿瘤免疫治疗 艾美达
  • Cell Rep Med:类器官在CDK12/13降解剂YJ1206与AKT通路抑制剂联合治疗策略中的研究与应用
    前沿研究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2/13(Cyclin-dependent kinases 12/13,简称CDK12/13)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控基因转录延伸、DNA损伤响应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CDK12/1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CDK12/13的功能丧失突变在多种癌症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中,其突变率可达5%至7%。
    药精通Bio
    2024-10-16
    CDK12/13 CDK12/13降解剂 CDK12
  • 强生Q3虽然调高了全年收益,但Stelara当头一棒又一棒
    财报业绩
    强生当地时间周二发布了Q3季度报告,称其收入增长强劲,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同时对全年前景也更为乐观, 将全年运营销售指引上调至894 - 899亿美元,高于此前的892 - 896亿美元区间 。 第三季度,该制药公司的销售额接近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2%,超过了近222亿美元的普遍预期。 另一方面,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下降9%,至2.42美元,但仍好于分析师预期的2.21美元。
    一度医药
    2024-10-16
  • 2024Q3,中国获批药物风云榜
    审批动态
    根据NMPA官网发布的信息及药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 2024年第三季度共批准了43款新药 。 其中,23款新药是首次在国内获批,另外20款则为新适应症或新剂型的批准。 在首次获得NMPA批准的新药中,1类创新药共有8款,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药时代
    2024-10-16
    药物
  • 头对头!礼来、艾伯维围猎乌司奴单抗
    公司动态
    礼来IL-23单抗头对头击败乌司奴单抗。 2024年10月14日,礼来更新了旗下IL-23单抗mirikizumab(米吉珠单抗)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三期VIVID-1研究的组织学数据。 米吉珠单抗并非首个挑战乌司奴单抗的IL-23单抗。
    药时代
    2024-10-16
    IL-23
  • ​Nat Commun丨严欢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沙贝病毒RBM序列与其识别多物种ACE2能力之间的关系
    前沿研究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严欢 课题组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 Sarbecovirus RBD indels and specific residues dictating multi-species ACE2 adaptiveness 的研究论文。 2002年与2019年暴发的非典与新冠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沙贝病毒潜在人兽共患病风险的高度关注。 尽管已有许多研究揭示这些病毒识别ACE2受体的机制,对于不同沙贝病毒识别多物种ACE2受体的能力差异,及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晰,尤其是近年来报道的多种具有RBM插入/缺失的沙贝病毒。
    BioArtMED
    2024-10-16
    ACE2 武汉大学 沙贝病毒
  • Adv Sci | 刘翠清团队和毛盈颖团队揭示PM2.5与肾损伤的因果关联、毒性机制和潜在干预手段
    前沿研究
    近年来,颗粒物 (PM) 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 细颗粒物 (PM 2.5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 可沉积在肺泡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从而产生毒性效应或诱发肺部及肺外器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癌症、脑部疾病和骨骼病变。 有限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 2.5 可能会损害肾功能并加重慢性肾脏病的进程,但关于PM 2.5 暴露对肾脏的影响所知甚少,其肾脏毒性机制更不清楚。
    BioArtMED
    2024-10-16
    毛盈颖 肾损伤 PM2.5
  • 精准编辑CD123抗原表位以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BioArt与一作面对面(基因编辑篇第五期)
    前沿研究
    纪瑞瑾 :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来自张楹课题组,主要研究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 2024 年 9 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Cell Stem Cell 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碱基编辑器和先导编辑器的抗原表位精准编辑策略,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 (该会议为周期会议,注册一次保存后可快速加入每周五一作论坛,无需重复注册)。
    BioArtMED
    2024-10-16
    急性髓系白血病 Bi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