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最新资讯

资讯右侧

2023年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

ATC大类
销售额(亿元)

2023年全国药店零售数据

ATC大类
销售额(亿元)
资讯中

摩熵视野

  • 最新
  • 前沿研究
  • 临床研究
  • 交易并购
  • 专家观点
  • 审批动态
  • 医药投融资
  • 总计近12亿!国内11家细胞与基因治疗公司完成新融资(2025年8月)
    医药投融资
    8月份,国内多家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公司宣布迎来融资进展。 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其中11家公司的基本信息。 8月29日,专注于In vivo CAR-T&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的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信生物”,MagicRNA)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药时空
    2025-09-02
  • 创新药企股价大涨!市值破5000亿一哥诞生
    财报业绩
    9月2日,赛柏蓝查询百度股市通发现,截至11:30,百济神州总市值飙升至5074亿元,一跃成为A股 首家市值突破5000亿大关的创新药企业。 2025年半年报显示,百济神州实现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4.5亿元,较去年同期均实现扭亏为盈;产品收入达173.60亿元,同比增长45.8%。 基于此,百济神州更新收入指引,此前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为35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调整后预计为358亿元至381亿元之间。
    药时空
    2025-09-02
  • 超越传统CAR-T:下一代“多功能装甲”技术如何武装细胞,决战实体瘤 | BIC2025
    前沿研究
  • 超4亿美元!罗氏与OMass合作开发炎症性肠病疗法
    交易并购
    2025年9月2 日, OMass Therapeutics 今日宣布, 与罗氏集团旗下的 Genentech 签署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联合开发并商业化 OMass 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的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 OMass 将获得 2,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 ,并有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获得 逾 4 亿美元的里程碑 回报,同时享有基于 净销售额的分级版税 。 OMass 将负责临床前研究及候选物遴选,Genentech 则承担后续的临床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
    药研网
    2025-09-02
  • 普沐生物PMG1015治疗IPF的临床试验1b结果入选2025年ERS大会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
    临床研究
    普沐生物(Pulmongene),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及纤维化疾病治疗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今日宣布,其在研药物PMG1015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的1b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入选2025年欧洲呼吸协会(ERS)大会“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 该会议定于202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 此次入选的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题目为“ PMG1015 Demonstrates Well-Tolerated Safety and Favorable FVC Changes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in IPF Patient ”,将于9月30日由Toby Maher博士在大会上进行报告。
    普沐生物
    2025-09-02
  • 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方案公示中,来看详情→
    研发注册政策
    ① 关于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E12-02地块)设计方案公示。 为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权利,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根据《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及《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要求,于2025年9月1日起对《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E12-02地块)设计方案》予以公示。 一、 项目名称: 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E12-02地块)。
    张江发布
    2025-09-02
  • 创新药企股价大涨!市值破5000亿一哥诞生
    财报业绩
    9月2日,赛柏蓝查询百度股市通发现,截至11:30,百济神州总市值飙升至5074亿元,一跃成为A股 首家市值突破5000亿大关的创新药企业。 2025年半年报显示,百济神州实现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4.5亿元,较去年同期均实现扭亏为盈;产品收入达173.60亿元,同比增长45.8%。 基于此,百济神州更新收入指引,此前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为35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调整后预计为358亿元至381亿元之间。
    赛柏蓝
    2025-09-02
  • 欣旺达高管及个人简历
    人事变动
    1、王威:董事长、总经理。 1994年9月至1997年12月,任佳利达电子加工厂副总经理;1997年12月与王明旺先生共同创办欣旺达,任欣旺达营销总监;2008年8月至2016年10月,任欣旺达董事、副总经理;2016年10月至今任欣旺达董事长、总经理。 曾玓,男,1980年10月出生,正高级经济师,金融学硕士学位。
    锂电前沿
    2025-09-02
  • 深耕核心产品 拓展多元布局——亚中制药亮相CPHI Korea 2025
    公司动态
    8月26日,第十届国际医药原料韩国展览会(CPHI Korea)与韩国国际健康产品原料展(Hi Korea)在首尔开幕。 期间,亚中制药与全球制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入研讨交流、共商合作机遇。 亚中制药以地奥司明系列原料药为核心,重点展示了新生产车间的高度自动化与显著产能优势,同时分享了在新产品战略布局上的进展, 还积极寻求将原料药优势延伸至制剂生产与CMO服务,并探索在保健与美容领域的创新应用。
    联环药业
    2025-09-02
  • 收率低、杂质多?BIC2025康抗生物吴海祥详解抗体前药工艺开发中的关键考量与优化路径
    专家观点
  • 超越传统CAR-T:下一代“多功能装甲”技术如何武装细胞,决战实体瘤 | BIC2025
    前沿研究
  • Nat Immunol | CD8⁺ T细胞为何失灵?STUB1按下免疫暂停键
    前沿研究
    尽管以 免疫检查点阻断 ( ICB ) 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并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实现了持久的疗效,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对ICB无应答或最终出现复发。 因此,为了扩大临床受益人群,亟需发现新的肿瘤免疫调控因子,以开发单药或联合ICB的新策略。 CD8 ⁺ T淋巴细胞是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效应细胞,其功能耗竭与癌症进展密切相关,这使其成为寻找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重要研究对象。
    BioArtMED
    2025-09-02
  • Adv Sci丨SCRIPT:揭示单细胞长程调控关系的新一代AI工具,解析人类基因组非编码变异的致病机制
    前沿研究
    在单细胞尺度下解析远距离的基因调控关系,对于理解细胞中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而阐明疾病相关的非编码变异的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SCRIPT 在单细胞水平上精准预测顺式调控关系( Cis-Regulatory Relationships, CRRs ),尤其是长程调控预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较于当前最优的计算工具取得了两倍以上的性能提升。 利用其优异的预测性能, SCRIPT 在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发现了当前最优计算工具未发现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有望在复杂疾病的遗传诊断和药物靶点发现上发挥重要作用。
    BioArtMED
    2025-09-02
  • Cell Rep丨蔡振宇团队揭示TCF25蛋白在葡萄糖饥饿条件下调控代谢应激与细胞死亡中的关键功能
    前沿研究
    细胞依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葡萄糖作为其主要能量来源及代谢中间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在营养匮乏条件下,细胞通过能量感应系统 (如 AMPK/mTOR 信号通路) 调控代谢并维持内环境稳态 【1】 。 近日,同济大学 蔡振宇 课题组 在 Cell Reports 上发表了题为 TCF25 serves as a nutrient sensor to orchestrate metabolic adaptation and cell death by enhancing lysosomal acidification under glucose starvation 的研究论文 【2】 。
    BioArtMED
    2025-09-02
  • 刘鹏团队建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分子分型
    前沿研究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 LDD ) 是全球疾病负担排名首位的病种,常引发腰腿痛而降低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发生瘫痪,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行的治疗手段仅可缓解疼痛症状,不能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 因此,对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进行临床 - 分子分型,阐明异质性的机制,是建立个性化精准生物治疗的关键。
    BioArtMED
    2025-09-02
  • 开创司美给药新方式!清华大学开发长寿CAR-T细胞,单次给药、长期有效
    前沿研究
    在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制剂(尤其是重组蛋白)占据着核心地位,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然而,重组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短的缺陷,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瓶颈,绝大多数蛋白类药物需数年甚至终身反复输注,才能维持治疗效果,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更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因此,开发单次给药即可实现长期疗效的生物制剂递送方案,成为慢性疾病治疗领域的迫切需求。
    Being科学
    2025-09-02
  • Neuron|溶酶体调控“新钥匙”!中山药创院开发出溶酶体TMEM175离子通道新分子,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前沿研究
    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 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PD患数量超300万,给我国经济、社会、医疗带来巨大负担。 PD受年龄、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迄今已发现PD遗传因子近百个。 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开发出多个溶酶体TMEM175氢离子通道高效激活剂,并首次解析了该类激活剂分子与人源TMEM175通道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阐明了小分子动态调控TMEM175通道的分子机制。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2025-09-02
  • 新一代百日咳疫苗的创新佐剂策略:从现状到未来
    前沿研究
    摘要: 百日咳作为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虽在全细胞疫苗(wP)问世后发病率大幅下降,但随着无细胞疫苗(aP)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却出现回升。 一、百日咳与疫苗的 “前世今生”。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对婴儿、儿童和成人都有威胁。
    生物制品圈
    2025-09-02
  • 广州健康院在BRD9选择性抑制剂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团队针对溴结构域家族蛋白抑制剂选择性难题,报道了一种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的BRD9选择性抑制剂Y22073(专利申请号:2025100176011.1),为AML 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相关成果以 “Key imidazolyl groups that induce phenylalanine flipping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oral BRD9 inhibitors for AML treatment” 为题发表于药物化学领域Top期刊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上。 溴结构域蛋白9(BRD9)是哺乳动物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家族中ncBAF的核心组分,该组分是目前癌症中频发突变的表观遗传调控复合物。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
    2025-09-02
  • 浅析几种细胞治疗的技术、工艺与原料
    前沿研究
    在肿瘤治疗和自免疾病治疗领域,近些年来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并走向商业化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免疫细胞治疗和以多能诱导干细胞为来源的免疫细胞疗法。 包括了CAR-T疗法、TCR-T疗法、CAR-NK疗法、TIL疗法,DC细胞治疗也有所发展。 一般来讲,细胞治疗包括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AI 西宝生物
    2025-09-02
  • 普沐生物PMG1015治疗IPF的临床试验1b结果入选2025年ERS大会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
    临床研究
    普沐生物(Pulmongene),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及纤维化疾病治疗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今日宣布,其在研药物PMG1015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的1b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入选2025年欧洲呼吸协会(ERS)大会“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 该会议定于202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 此次入选的最新突破性研究摘要题目为“ PMG1015 Demonstrates Well-Tolerated Safety and Favorable FVC Changes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in IPF Patient ”,将于9月30日由Toby Maher博士在大会上进行报告。
    普沐生物
    2025-09-02
  • 甲磺酸普依司他-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关键III期临床研究试验组、对照组均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临床研究
    近日,成都赜灵生物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适应症的关键Ⅲ期临床试验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牛挺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的带领下 顺利完成试验组、对照组首例受试者入组 ,标志甲磺酸普依司他凭借II期卓越的疗效连续两年入选ASCO壁报展示后,赜灵生物再次迈出了具有研发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因此研发低毒高效的药物成为了临床的迫切需求,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作为HDACⅠ/Ⅱb高选择性抑制剂已在治疗R/R DLBCL上呈现出优异的疗效趋势。 甲磺酸普依司他:全球首个获批单药用于复发难治淋巴瘤临床试验的高选择性HDAC抑制剂。
    赜灵生物
    2025-09-02
  • 速递丨迈威生物靶向IL-11单抗针对病理性瘢痕的2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临床研究
    9月1日, 迈威生物宣布,其靶向IL-11单抗创新药9MW3811针对 病理性瘢痕 的2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有望于2025年底启动该临床试验。 白介素-11(IL-11)是一种在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肺、皮肤、肾脏和肝脏等多个器官的纤维化进程,并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Nature ,2024)。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挛缩瘢痕等,在其形成过程中,IL-11 的作用尤为突出。
    医药观澜
    2025-09-02
  • “头对头”度伐利尤!依沃西方案一线治疗胆道癌 III期临床完成入组
    临床研究
    日前,康方生物(9926.HK)独立自主研发的 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 联合方案, 对比度伐利尤单抗(PD-L1)联合方案 ,用于 一线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BTC) 的随机、对照、多中心、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AK112-309/HARMONi-GI1)完成患者入组。 胆道恶性肿瘤是来源于胆管及胆囊的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预后差,50%的胆道恶性肿瘤病人在确诊时已为进展期,生存期不足1年。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免疫最优治疗方案。
    康方生物Akeso
    2025-09-02
  • 填补“治疗+监测”一体化心衰管理的临床空白,合源医疗®自主研发的NOVAtria®系统亮相ESC 2025|道彤Family
    临床研究
    该研究 验证了器械1-3个月的分流通畅性和左心房压力测量准确性,显示了NOVAtria®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合源医疗®自主研发的NOVAtria®系统集成了心房分流治疗和左心房压力监测功能于一体,在心衰慢病管理中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受到了来自各国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一次手术即可实现“心衰治疗+术后疗法评估。
    道彤投资
    2025-09-01
  • 凡恩世制药的双抗 spevatamig与化疗联合治疗完成首例胆道癌患者给药
    临床研究
    Spevatamig是一款全球首创靶向claudin 18. 2和CD47的双抗。 Spevatamig已于2022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并于2024年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用于治疗转移性claudin 18.2阳性胰腺癌患者。 Spevatamig和peluntamig都已获FDA孤儿药和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凡恩世生物
    2025-09-01
  • 速递丨阿斯利康小分子新药3期临床获积极结果,针对难控制高血压
    临床研究
    8月31日,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宣布,BaxHTN 3期试验的阳性完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 ,难控制(未控制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标准降压疗法基础上接受baxdrostat两种剂量(2毫克和1毫克)治疗12周时,患者平均坐位收缩压(SBP)均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 相关数据已于8月30日在2025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的热点研究(Hot Line)专场公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治疗第12周时, Baxdrostat 2毫克剂量组平均坐位收缩压较基线的绝对降幅为15.7mmHg,经安慰剂校正后的降幅为9.8mmHg。
    医药观澜
    2025-09-01
  • Baxdrostat在BaxHTN III期试验中对于难控制高血压患者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的收缩压显著降低
    临床研究
    2毫克剂量的Baxdrostat可使收缩压较基线降低15.7 mmHg(安慰剂校正后为9.8 mmHg),总体耐受性良好,无非预期的安全性发现。 完整试验结果已在202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BaxHTN III期试验的阳性完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难控制(未控制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标准降压疗法基础上接受Baxdrostat两种剂量(2毫克和1毫克)治疗12周时,患者平均坐位收缩压(SBP)均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
    阿斯利康中国
    2025-09-01
  • 国内首个通用型iNKT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临床研究
    近日, 国内首个异体通用型iNKT细胞注射液(GKL-006Allo注射液) 新药临床试验(IND) 获 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其适应症为经标准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 实体瘤微环境(TME)的免疫抑制特性严重阻碍了 CAR-T 细胞疗法的有效性。 基于 iNKT 细胞的新一代细胞免疫疗法,则展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潜力,有望在实体瘤领域大展拳脚。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5-09-01
  • 体内CAR-T细胞疗法的进展与临床应用的潜在挑战
    临床研究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然而,传统的体外病毒载体介导的CAR-T细胞生产流程耗时、昂贵,且可能损害T细胞功能。 体内生产CAR-T细胞是一种新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生产过程,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并且相比体外生产更能保护T细胞功能。
    药时空
    2025-09-01
  • 超4亿美元!罗氏与OMass合作开发炎症性肠病疗法
    交易并购
    2025年9月2 日, OMass Therapeutics 今日宣布, 与罗氏集团旗下的 Genentech 签署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联合开发并商业化 OMass 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的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 OMass 将获得 2,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 ,并有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获得 逾 4 亿美元的里程碑 回报,同时享有基于 净销售额的分级版税 。 OMass 将负责临床前研究及候选物遴选,Genentech 则承担后续的临床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
    药研网
    2025-09-02
  • 11.65亿美元!科弈药业ADC出海
    交易并购
    根据新闻稿显示,KY-0301是科弈药业自主开发的 全球首个纳米双抗ADC, 于2024年获得美国IND许可,目前正在进行中国临床I期剂量递增试验。 相比传统双抗ADC,KY-0301展现出更有效的肿瘤组织穿透性、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和更优的安全性。 该药物基于MET和EGFR的肿瘤广谱高表达和差异化创新设计,有望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头颈鳞癌等治疗领域带来新突破。
    药时代
    2025-09-02
  • 2020~2025中国创新资产授权交易价值增长10倍
    交易并购
    Nature最近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在2020至2025年期间,11家大型制药公司(艾伯维、阿斯利康、BMS、礼来、GSK、强生、默沙东、诺华、辉瑞、罗氏和赛诺菲)共承诺 在亚洲 投入超过1500亿美元用于授权交易和研发合作,其中包括超170亿美元的预付款与股权资金。 这些公司累计从亚洲获取了约50种创新临床/临床前资产,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这使得亚洲资产在大药企当前临床管线中所占的中位数份额达5.5%(而在2015~2020年期间,亚洲的贡献微乎其微)。 2020~2025 年期间,全球授权交易和研发合作披露的价值约为每年1700 亿~1800 亿美元。
    研发客
    2025-09-02
  • 11.65亿美元!科弈药业全球首个纳米双抗ADC出海
    交易并购
    2025年8月29日, 科弈(浙江)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弈药业”)正式宣布,与国际生物医药公司 Radiance Biopharma(以下简称“Radiance”)签署独家授权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 科弈药业将旗下全球首个纳米双抗 ADC 药物 KY-0301 的海外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授予 Radiance 。 从协议条款来看, 科弈药业将获得 :。
    药研网
    2025-09-02
  • 近 12 亿美元!国产纳米双抗 ADC 授权出海
    交易并购
    8 月 29 日,科弈药业宣布与 Radiance Biopharma 达成独家授权合作,将旗下 全球首个纳米双抗 ADC 药物 KY-0301 的海外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授予 Radiance,总金额高达 11.65 亿美元。 来源: 科弈药业官微。 KY-0301 是科弈药业自主开发的全球首个纳米双抗 ADC,2024 年获得美国 IND 许可,目前正在中国开展临床 I 期剂量递增试验,此前 5 月已经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预计在 2017 年底完成。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2025-09-02
  • 超10亿美元!刚刚,科弈药业EGFR/c-MET纳米双抗ADC实现出海
    交易并购
    科弈药业将旗下全球首个纳米双抗ADC药物——KY-0301的海外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授予Radiance。 根据协议条款, 科弈药业将获得1500万美元首付款 ,以 及最高1.5亿美元研发注册里程碑款 和 最高10亿美元商业化里程碑款 ,同时还将依据授权区域年度净销售额获得递进式销售分成。 KY-0301 是科弈药业自主开发的全球首个纳米双抗ADC,于2024年获得美国IND许可,目前正在进行中国临床I期剂量递增试验。
    药圈头条
    2025-09-02
  • 逆转37亿美元败笔收购,赛诺菲BTK率先撞线自免
    交易并购
    BTK抑制剂自进军多种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以来,曾多次翻车,治疗潜 力遭到广泛质疑。 近日(8月29日),赛诺菲宣布其Wayrilz( Rilzabrutinib )获得FDA批准上市, 成为全球首个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BTK抑制剂。 目前,Rilzabrutinib用于治疗ITP的上市申请也获得了中国和欧盟监管机构的受理。
    生物制药小编
    2025-09-02
  • 15亿美元合作!这家药企如何拿下免疫巨头argenx的大环肽订单?
    交易并购
    7月,美国新药平台公司Unnatural Products(以下简称UNP)宣布与比利时免疫治疗巨头argenx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大环肽(macrocyclic peptides)的口服药物,用于靶向复杂的蛋白互作靶点。 根据协议,argenx将向UNP支付高达15亿美元的总对价,包括一笔未披露数额的预付款,以及研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UNP将利用其AI驱动平台设计靶向argenx选定蛋白的大环肽分子,并推进至IND前研究阶段;argenx则负责候选分子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
    动脉网-最新
    2025-08-31
  • MNC 在 in vivo CAR-T 的 3 起并购,估值相差近 125 亿!究其背后竟是……
    交易并购
    此次收购通过整合 Interius 的体内集成平台,补充了 Kite 在细胞治疗的管线。 从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层面来看, MNC 布局体内 CAR-T 是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的关键举措。 细究阿斯利康、艾伯维、吉利德三家 MNC 收购体内 CAR-T 细胞疗法企业的价格,其支付的价格差异,本质上是技术平台潜力、适应症市场价值、临床数据成熟度及战略布局紧迫性多重作用的结果。
    医麦客
    2025-08-31
  • MNC的精准狩猎:礼来、艾伯维、GSK掀起“单一资产”并购新浪潮
    交易并购
    在资本寒冬与市场紧缩的压力下,大型制药公司(MNC)不再热衷于动辄数百亿美元的“鲸吞式”并购 ,转而采取了一种更为精巧、高效的策略: “单一资产”(Single-Asset)收购 及其衍生的 “分拆公司”(Spin-Co)模式 。 2025年,这一趋势尤为显著,礼来(Eli Lilly)、艾伯维(AbbVie)、赛诺菲(Sanofi)和葛兰素史克(GSK)等巨头纷纷下场,标志着行业交易策略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何为“单一资产”交易。
    药时代
    2025-08-30
  • 收率低、杂质多?BIC2025康抗生物吴海祥详解抗体前药工艺开发中的关键考量与优化路径
    专家观点
  • Paul's Insight|解读国际法规药事(08.25-08.31)
    专家观点
    美国 FDA 在兼顾药品创新与安全监管方面持续推进举措;。 欧盟 EMA 通过优化科学咨询流程提升研发支持效率;。 1. CMC 开发准备试点项目启动新一轮申请。
    蒲公英Biopharma
    2025-09-02
  • AI驱动下的医药产业端变革—基于华兴伙伴的洞察 | 华兴观点
    专家观点
    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重塑全球科研范式与医疗生态。 政策维度的战略布局正为AI在科研与医疗领域的应用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不仅提出至2027年实现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的目标,更 明确将医疗保健、生物科技列为AI融合重点领域,标志着我国以战略级行动推动AI与科研医疗深度结合 ;同期美国发布《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通过投资自动化云实验室、开放高质量数据集等90余项政策强化技术主导地位。
    华兴资本
    2025-09-02
  • 药明生物CEO陈智胜:优秀的合作伙伴是成功出海的关键
    专家观点
    中国生物药出海正迎来新一轮浪潮。 近年来,License-out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持续攀升,仅2025年至今,相关交易的数量和总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显示出中国生物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天时地利人和。
    药明生物
    2025-09-02
  • 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团队研发了眼内肿瘤智能诊断系统
    专家观点
    2025年8月30日,深圳市眼科医院 张国明教授团队 ,基于超广角眼底彩照,研发了一种眼内肿瘤智能诊断系统,该研究成果在《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Data》在线发表(影响因子6.9,中科院二区)。 眼内肿瘤包括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脉络膜骨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等。 早期准确诊断眼内肿瘤对于保护视力和预防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医信眼科
    2025-09-02
  • AJHG丨邹文斌/陈建敏提出疾病遗传变异分类新框架
    专家观点
    现阶段广泛应用的 美国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 / 分子病理学协会 ( ACMG/AMP ) 遗传 变异分类 系统 根据 致病性证据将变异划分为 “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意义不明 ( 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 , VUS ) ”、“可能良性”或“良性”五个类别 。 本 研究以 SPINK1 相关 慢性胰腺炎 为 概念验证 模型, 系统解析其 遗传复杂性以及变异的变异效应谱 ,为疾病变异 分类 提供新框架 。 SPINK1 具有 1 )其致病剂量效应明确,不同程度 L o F 变异与疾病风险呈梯度相关; 2 ) SPINK1 变异谱系完整, GWAS 与非 GWAS 数据涵盖从高外显至低风险变异 ; 3 )功能证据充分,多数变异已获实验验证; 4 ) 变异 - 环境相互作用 已有探索 等优势, 以 其 作为模型 可提供更为精细的变异分类框架。
    BioArtMED
    2025-09-01
  • 新济药业吴传斌博士荣获“新药开拓科学家奖”, 可溶性微针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 丹麓Portfolios
    专家观点
    在2025 CMC-CHINA 第七届中国制药工业博览会上,广州新济药业董事长吴传斌博士因在高端制剂与可溶性微针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新药开拓科学家奖”。 8月, 2025 CMC-CHINA 第七届中国制药工业博览会期间,备受医药行业关注的 “2025 中国创新药企 FNS101” 榜单正式发布。 广州新济药业董事长吴传斌博士凭借在高端制剂研发领域,尤其是可溶性微针技术 领域 的卓越贡献,荣膺 “新药开拓科学家奖”。
    丹麓资本
    2025-09-01
  • Hans Clevers院士领衔类器官技术天团,丹望医疗打造高质量疾病模型库驱动药物研发新生态
    专家观点
    丹望医疗是全球领先的研发和生产类器官疾病模型和类器官芯片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将最新的类器官技术应用于药物开发、疾病诊疗、再生医学等。 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药企服务平台入选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23年成为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 丹望医疗基于类器官模型和类器官芯片,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服务体系和CRO服务体系,涵盖模型建立、药物筛选、毒理学试验和细胞治疗评估等,已为上百家药企和医院提供优质服务,并成功辅助多家药企完成IND申报。
    BioArt
    2025-09-01
  • 采访安琪酵母工业微生物与酿造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伍业旭:推动培养基产品进口替代,解决“卡脖子”难题
    专家观点
    制药在线 作为CPHI & PMEC China 展会官方线上服务平台深度参与了这场制药工业盛会。 精心策划并专访了22位制药行业专家大咖,话题涵盖新药出海、国际合作、热门靶点研究、AI制药、智能生产、合规管理等多方面,收获许多真知灼见与生动案例。 让我们通过专家视角解锁行业创新密码,为中国制药的全球化跃迁按下加速键。
    CPHI制药在线
    2025-08-31
  • 浙大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肝癌精准诊疗团队
    专家观点
    徐俊杰,副主任医师、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科研办副主任,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临床拔尖青年人才。 长期从事肝胆肿瘤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紧密围绕肝癌耐药和转移这一主线,以改善肝癌预后为目标,近年来累计发表 SCI 论文 45 篇,总被引超 2000 次,谷歌学术 H 指数 22 ;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 SCI 论文 32 篇, IF>10 十篇,中科院 1 区 TOP 18 篇。 1. 肝癌微环境与免疫逃逸: 从基因组、表观遗传、代谢和免疫调控等多维度,深入研究肝癌微环境的重塑机制,特别是其在介导耐药、转移及免疫抑制中的关键作用,旨在发现新的干预靶点和联合治疗策略。
    BioArt
    2025-08-31
  • 国产首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上市申请获受理
    审批动态
    恒瑞医药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 HRS9531注射液 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据悉,该药品适 用于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可在体内调节糖脂代谢、抑制食欲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起到改善血糖和减轻体重的效果。 据恒瑞医药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减重适应症,仅有礼来的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ZEPBOUND)于2023年1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并于2024年7月在国内(商品名:穆峰达)获批上市。
    Being科学
    2025-09-02
  • 益科思特 YK012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全球首例患者入组 开启自免疾病 TCE 双抗治疗新时代
    审批动态
    2025 年 8 月 28 日,益科思特(北京)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T 细胞衔接器( TCE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YK012 ( CD19/CD3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的 Ib/II 期临床研究实现积极进展 —— 全球首例患者已在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由强树华主任团队顺利完成入组及给药。 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原研双抗药物在自身免疫领域取得明显进展,也为全球 SLE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YK012 是一款靶向 CD19/CD3 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基于公司专有的 FIST 双抗设计平台开发,具备 “ 高产、长效、低毒 ” 特性。
    益科思特
    2025-09-02
  • 阿斯利康「本瑞利珠单抗」新适应症国内报上市
    审批动态
    9 月 2 日,CDE 官网显示,阿斯利康 本瑞利珠单抗 的一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用于成人和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无明确非血液学继发性病因的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 这是本瑞利珠单抗在国内递交的第 4 个适应症上市申请。 本瑞利珠单抗是一款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 (EOS) 的抗 IL-5R 创新生物制剂。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2025-09-02
  • FDA首次豁免生物仿制药的CES
    审批动态
    最近, 美 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学院的兼职教授Sarfaraz K. Niazi,获得了美国FDA有史以来首次 豁免单克隆抗体生物仿制药 的 临床有效性研究( clinical efficacy studies, CES)。 根据报道,Sarfaraz K. Niazi的 Stelara生物仿制药申请将成为第一个无需任何临床测试即可向FDA提交的申请。 这是全球医疗保健和制药创新领域的一项开创性里程碑事件,该开创性决定将重新定义未来生物药的研发、审批。
    佰傲谷BioValley
    2025-09-02
  • 信念医药申报HPV疗法
    审批动态
    近日,根据CDE官网公示,信念医药已经向NMPA申报了BBM-C101注射液的新药临床申请。 根据可公开信息BBM-C101注射液是一款针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HPV)的疗法,早先处于IIT阶段,根据公司持有专利对应信息可知,这可能是一款HPV治疗型疫苗。 一般而言,已经获批的一些HPV疫苗以预防为核心,通过VLPs技术激发抗体反应,而治疗性疫苗则不同,通过融合HPV抗原与免疫增强分子,激活T细胞免疫,旨在清除已存在的感染或癌变。
    佰傲谷BioValley
    2025-09-02
  • 华纪元生物国际首创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喜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审批动态
    2025年8月22日,武汉华纪元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国际首创1类生物药——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HJY-ATRQβ-001注射液)喜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IND批件),这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征程。 HJY-ATRQβ-001注射液 具有三大优势:。 中国 2.45亿高血压患者需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仅为16.8%)。
    光谷生物城
    2025-09-02
  • 复星医药「地舒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
    审批动态
    9月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60mg/mL、120mg/1.7mL两项规格的 地舒单抗注射液(项目代号:HLX14)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美国FDA批准 。 获批适应症包括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折高风险的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 复宏汉霖将根据与Organon的许可协议,享有销售里程碑及销售提成等权利。
    药研网
    2025-09-02
  • 鲁南制药原料药获中国上市批准
    审批动态
    近日,鲁南制药集团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西罗莫司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该原料药的获批,丰富了公司发酵类原料药产品线,同一生产线、同一工艺生产的该产品已提交美国注册申请,目前正在审评中。 西罗莫司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通过与细胞内的FK结合蛋白12(FKBP-12)结合,形成一个免疫抑制复合物。
    亚太易和
    2025-09-02
  • 国产首个!复星医药「地舒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
    审批动态
    9 月 2 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 60 mg/mL、120 mg/1.7mL 两项规格的 地舒单抗 注射液 (项目代号:HLX14) 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BLA) 获美国 FDA 批准,适应症如下:。 HLX14 是一款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 原研由安进开发,2024 年地舒单抗全球销售额为 72.52 亿美元。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2025-09-02
  • 恒瑞医药1类创新药申报上市,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
    审批动态
    今日(9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恒瑞医药申报的1类创新药HRS9531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受理,适应症为: 本品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kg/㎡(肥胖),或≥24kg/ ㎡ (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等) 。 本研究共入组567例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平均基线体重为93公斤。 2025年7月,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2mg、4mg、6mg)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均达到优效性; 6mg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有44.4%的受试者体重降低≥20% ;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其他GLP-1类药物相似。
    医药观澜
    2025-09-02
  • 总计近12亿!国内11家细胞与基因治疗公司完成新融资(2025年8月)
    医药投融资
    8月份,国内多家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公司宣布迎来融资进展。 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其中11家公司的基本信息。 8月29日,专注于In vivo CAR-T&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的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信生物”,MagicRNA)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药时空
    2025-09-02
  • 维眸生物合资公司启元生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专注自身免疫性疾病深度布局
    医药投融资
    近日,启元生物(杭州)有限公司(简称 “ 启元生物 ” ) 宣布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富浙基金领投,弘晖基金 、 杭州产投集团 及 两位专业投资人跟投。 启元生物深耕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存在巨大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疾病领域,目前已开展十余项临床研究,其中,核心产品 QY201 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二期临床试验 核心数据,受邀 2025 年 3 月在第 83 届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年会做口头报告,目前正在开展三期 临床试验。
    维眸生物
    2025-09-02
  • 启元生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专注自身免疫性疾病深度布局
    医药投融资
    近日,启元生物(杭州)有限公司(简称 “ 启元生物 ” ) 宣布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富浙基金领投,弘晖基金 、 杭州产投集团 及 两位专业投资人跟投。 启元生物深耕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存在巨大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疾病领域,目前已开展十余项临床研究,其中,核心产品 QY201 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二期临床试验 核心数据,受邀 2025 年 3 月在第 83 届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年会做口头报告,目前正在开展三期 临床试验。
    启元生物
    2025-09-02
  • 重磅 | 东诚药业启动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赴港上市,聚焦创新核药赛道开启发展新篇章
    医药投融资
    近日,东诚药业集团正式披露预案,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纳成”)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本次分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诊疗一体创新核药研发及生产板块估值潜力,有利于蓝纳成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蓝纳成本次拟发行的股票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均为普通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东诚药业
    2025-09-02
  • 联邦制药中期净利润增长27% | 科兴制药启动H股上市,上半年净利涨超5倍
    医药投融资
    8月28日,联邦制药(03933.HK)发布2025财年中期业绩(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9亿元,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达18.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期内销售成本降至35.95亿元。
    亚太易和
    2025-09-02
  • 独家|丁香园最快今年赴港上市:历经25年从BBS到中国最大的专业医生平台
    医药投融资
    港股迎来“互联网医疗企业上市潮”。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IPO早知道
    2025-09-02
  • 国内10家公司完成新融资,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医药投融资
    8月份,国内多家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公司宣布迎来融资进展。 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其中10家公司的基本信息。 8月29日,专注于In vivo CAR-T&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的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信生物”,MagicRNA)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5-09-02
  • 17家创新药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医药投融资
    根据药明康德数据库统计,截至2025年8月30日,2025年8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计完成102起融资活动,累计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了32亿美元。 其中,有17家专注于开发创新疗法的公司完成的单笔融资额突破了5000万美元大关。 8月7日,Strand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53亿美元的B轮融资。
    药明康德
    2025-09-02
  • 8月超过5000万美元的生物技术融资
    医药投融资
    蛋白降解新锐Plexium完成约601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为分子胶先锋再添三年续航动力。 今年,公司公布了口服分子胶候选药物PLX-4545的1期临床数据:在健康受试者中,该药不仅安全性可接受,还能重编程调节性 T 细胞。 目前,关键性T-RRex试验已全面启动,评估WU-CART-007用于复发/难治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及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疗效与安全性。
    药渡
    2025-09-02
  • 半年赚了去年51倍的钱!和铂医药火速配股募资5亿港元
    医药投融资
    8月29日,和铂医药宣布通过花旗配售4502.2万股,每股11.50港元,较前日收盘价折让9.45%,净筹资5.117亿港元。 根据公告,募集资金的 约 50%将用于开拓创新药物资产的研发 ,约40%用于推进现有管线药物资产的临床试验,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获得市场积极反应,次日股价逆势上涨超5%。 财务表现:业绩跨越式增长,现金流储备充沛。
    求实药社
    2025-09-01
查看更多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中国药品审评

最新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