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关于全省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考评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

2007-11-02

发文字号

苏卫办应急[2007]14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江苏省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07-11-02

颁发部门

江苏省卫生厅

正文内容


关于全省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考评情况的通报

苏卫办应急[2007]14号

2007年11月2日

各市卫生局,厅直有关单位:

  为检验、评价全省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以下简称急性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急性中毒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评价标准(试行)〉和〈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苏卫应急[2007]11号)精神,近期,我厅组织对各市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进行了考评,并对今年全省卫生应急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考评对象
  我厅组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监督所、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和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6个网络医院的有关专业人员,分成5个组,对南京、徐州、南通、连云港、扬州、镇江、泰州7个市所属的溧水、鼓楼、通州、连云、宝应、句容、靖江7个县(市、区)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进行了考评;对无锡、常州、苏州、淮安、盐城、宿迁6个市所属的新区、武进、吴江、楚州、射阳、泗洪6个县(市、区)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进行了考评。
  (二)考评内容
  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重点考评了事发单位的报告和应急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报告、现场调查和检测分析;卫生监督机构的现场处置和立案查处;急救医疗中心(站)的转运病人;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和组织指挥。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重点考评了事发单位的报告和应急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报告、现场调查和检测分析;急救医疗中心(站)的转运病人;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和组织指挥。上述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人员防护等情况。
  (三)考评方法
  每市抽取1个县(市、区),随机开展急性食物中毒事件或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演练,演练设定的急性中毒事件等级均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赴各地考评前,厅应急办组织参加考评的专业人员学习了有关应急预案及其演练评价标准,统一了考评的尺度、标准和要求,规范了考评程序和方法。考评组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当场提问和量化打分等方式对整个演练活动进行了考评。演练结束后进行了点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考评结果表明,各地能按照我厅的部署和要求,把相关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落到实处,表现在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高。主要做法及成效有:
  (一)领导重视,认真准备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对这次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高度重视。接受考评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大多能亲临现场,坐镇指挥,不少地方还成立了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徐州市、连云港市卫生局在省考评前,就组织了由市、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宿迁市卫生局则在省考评前对所辖县(区)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进行了自评,查找薄弱环节。无锡、苏州、南通、泰州、镇江等市卫生局事前组织编写了演练方案(脚本)。
  (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急性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演练需要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所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医疗中心(站)和医疗机构等按照职责分工协调一致地参与卫生应急处理。从考评结果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应急处理演练中能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快速反应。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在应急处理中注重相互沟通,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三)程序科学,流程合理
  本次演练从事发单位报告开始,历经卫生部门接报、核实定级、逐级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事件查处、响应终止、善后处理等卫生应急工作的各个主要环节。从考评结果看,大多数地方能抓住救治病人、控制危害、查明原因等主要环节,做到应对有序、程序科学、流程合理、按步展开。吴江市的演练由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总指挥,安监等部门参与,整个演练组织得有条不紊,并将现场演练情况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演练指挥部。无锡市演练考虑周密,能做好消防安全等应急保障工作。
  (四)反应迅速,处置规范
  急性中毒事件往往具有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等特点,控制、减弱并消除其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中毒患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关键在于及早报告、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演练中,绝大多数地方在接报后,能作出快速反应,迅速开展以救治中毒患者为核心的各项医疗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了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处理电子手册,能在现场快速检索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相关资料,以指导和帮助现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考评并结合全省卫生应急重点工作调研,发现各地在卫生应急工作特别是应急演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尚未健全
  截止目前,南京和徐州市卫生局已经当地编制部门批准增设了卫生应急办公室,淮安市卫生局经市编制部门同意,成立了独立的卫生应急办公室。据卫生部应急办最新统计:全国333地市级卫生局中已有124个经当地编制部门批复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占37.24%)。我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建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全省卫生应急工作的平衡发展、深入开展和全面推进。
  (二)卫生应急预案建设相对滞后
  应急预案是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事先方案。因此,应急预案建设应适度超前于其它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否则,处置突发事件就职责不清、程序不明、无章可循。去年以来,省里先后印发了《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多个卫生应急预案,省级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调研和演练考评中发现,一些地方没有按照省里的要求研究制定本地的各项卫生应急预案,有的预案没有结合基层实际,或操作性不强,或相关预案不衔接。
  (三)卫生应急装备水平还需提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应急医疗救援和调查处理等是在存在危害因素的条件下对事件进行的应急响应行动。因此,要确保科学有效地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不仅要做好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而且要具备相应的应急检测设备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演练考评发现不少市、县(市、区)演练所用的应急检测、个体防护、救护车内配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等,不仅数量上不足以应对较大级别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而且质量上达不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有待加强
  预案再好,重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培训和演练,而演练又是最好的培训方式。调研和考评发现,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使得印发的预案仅仅停留在纸上,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如有的演练缺乏真实感,不符合实际,难以通过演练达到发现问题、整改完善的目的;有的演练则在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达不到锻炼队伍、提高能力的目的;还有的地方在演练时网络直报不熟练,暴露出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这些地方平时培训和演练不足,对应急预案还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操作自如。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卫生应急工作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主要任务是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在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中实施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我省卫生应急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还比较薄弱,各地工作不平衡,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卫生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针对本次演练考评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快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各地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到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厅要求尚未单独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的市卫生局要加快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建设。要积极主动与当地编制、财政等部门沟通,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组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积极争取卫生应急办公和处置经费,做到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二)进一步做好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战时抓处置,平时抓准备。突发事件具有突然发生、不可预见性、进展快、影响大等特点,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等都不可预测。因此,做好充分的卫生应急准备和建立灵敏的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及完善的事件报告系统,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如果没有平时充分的准备,就不能保证在事件突然发生时做到有序应对、有效处置。因此,各地要本着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在内的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卫生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始终是卫生应急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一环。为加强和指导全省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工作,我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卫生应急宣传工作的通知》、《2007年全省卫生应急宣传工作计划》和《2006-2010年江苏省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方案》等文件。各地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卫生应急宣传力度,通过卫生应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组织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卫生应急工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要通过层层培训,全面加强基层卫生应急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夯实卫生应急的基础工作,推进卫生应急工作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进一步抓好卫生应急预案的建设和演练
  各地要根据上级制定的预案,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梳理、建立并完善辖区内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应该从上到下一层比一层更细,一级比一级更具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将突发事件隐患、问题和漏洞解决并处理好,使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预案只有通过培训和演练,才能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和处置程序,才能使相关人员真正熟悉预案、切实掌握预案、认真执行预案。演练要体现和执行预案所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高能力。要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预案,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战性和衔接性。要以预案制定为基础,以预案培训演练为保障,以提高处置能力为目的,进一步推动预案的贯彻实施,真正把预案落到实处。

  附件:(略)

  1、江苏省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考评得分情况

  2、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演练考评得分情况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