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通知的通知
苏卫办疾控[2007]4号
2007年5月17日
各市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82号),现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今年我省首起霍乱疫情较2006年相对滞后,但发生特点没有明显改变,仍以老疫区多发,以聚餐和食物传播为主,传染来源不明,这说明霍乱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各地要克服思想麻痹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临床救治、疫情调查与处理等应对较大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强化疫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变化趋势
各地要强化霍乱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变化趋势,提高预警能力。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作为前沿哨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的建设,按要求及时开诊,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和筛检,加强对疑似霍乱病人、饮食从业人员、流动人口以及来自疫区的腹泻病人的检索,及时暴露疫情。各级疾控机构要不断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病原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对外环境的监测水平。同时,在接到疑似霍乱病例报告时,要以最快的方式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疫情,并通过网络进行规范报告,防止疫情扩散。
三、全力救治病人,规范化处置疫情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临床症状典型的霍乱疑似病人,按照就地救治的原则,组织力量全力抢救病人,并及时向疾控机构报告疫情。疾控机构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落实疫源追踪、疫点内人群和病人密切接触者服药消菌治疗、疫点疫区卫生处理等控制措施,并广泛深入地进行卫生宣传。
四、加大督查力度,保证饮水饮食卫生安全
各地要加大饮水饮食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饮水饮食薄弱环节的卫生监管,特别要加强农村聚餐食品的卫生监管;要对重点地区重点食品增加监测频次,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水平
各地要针对不同对象举办各类培训班,对卫生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防疫人员、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各地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做好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附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7]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年来,我国霍乱流行特点不断发生变化。在连续三年发病明显下降之后,2005年疫情出现大幅度回升,优势菌型由O139群转变为历史上曾造成大流行的O1群;2006年发病再度下降,优势菌型再度转变为0139群。这说明造成我国霍乱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不断发生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人民健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在5-10月期间,认真进行腹泻病例的登记和筛检,做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并严格掌握肠道传染病病例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
二、继续做好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工作。要加强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学校、大中城市中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和人口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海、水产品的采样检测等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所在地卫生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肠道传染病疫情和流行因素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和启动全国霍乱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对各地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三、加强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每日审核和分析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一旦发现霍乱病例,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控制措施。要加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疫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切实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处理工作。各地要早安排、早部署,做好药品、试剂、疫苗等暴发疫情应急物质准备。
四、加大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集体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对经营水产品的餐厅(馆)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督促餐厅(馆)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协作,对无证无照的餐饮摊点,要会同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五、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各地要不断强化对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依法开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
六、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健康教育活动。各地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卫生城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做好改水改厕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倡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特此通知。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