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好办发[2017]45号
2017年5月30日
为进一步推进全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巩固“村收集,街道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进一步探索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工程的市场化运作,使街道、村环境卫生得到稳步提升,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经街道研究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以“村庄抓整治,社区抓配套,干线保整洁”为总体思路,以创造舒心的人居环境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为落脚点,按照“发动群众、上下联动、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切实抓好街道驻地以及各村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城乡环境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环卫一体化提升工程,全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街道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创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各村要严格按照市级双文明示范村标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达到保洁范围全面覆盖、设施装备全面到位、日常管理全面加强,力争市县考核名列前茅的总体目标。
要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达到“四有四无”的标准。“四有”:有完备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池、街道有垃圾运送车);有一支专业环卫保洁队伍(街道有环卫队,村有保洁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制度;有一套考核奖惩制度和机制。“四无”:房前屋后无垃圾;巷道两侧无污水;街面无乱堆、乱放;主要道路两旁无乱搭、乱建。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在街道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分管村内环境卫生,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农村保洁员的管理,制定详细环卫工作目标,确定和优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时间,并对保洁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每村按照人口比例配齐保洁队伍,统一着装,并配备垃圾桶、三轮车、扫把、铁锨等工具,负责本村的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二)细化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进一步对村内环卫工作内容项目详细划分,实现农村环境净化工作的立体化、全覆盖,不留死角。解决村内空闲地建筑垃圾乱堆、生活垃圾乱丢、垃圾围村、围田、围路、污水横流、排水沟内有白色垃圾现象,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乱堆乱放,村内房前屋后的三大堆(柴堆、粪堆、垃圾堆)等问题。取缔集镇区域范围内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落实好“门前五包”制度;规范门店广告牌匾设置;整治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各村要对地埋式垃圾池及时维修,并对地埋式垃圾池前方的路面进行硬化,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三)严格奖惩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加大对村支部书记的奖惩力度。支部书记作为农村保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工作绩效纳入全街道科学发展观考核和村支部书记考核管理。以街道、县、市等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成绩为依据,年终评先树优优先考虑,在承担上级卫生检查中没有造成扣分因素的村庄,年终科学发展观考核中将被作为加分依据。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被市、县检查扣分的村,承担相应的扣款金额。环卫园林所每周对39个村检查两遍,对第一遍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村里并要求立即整改,对第二遍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录像并于下周一例会上通报。经检查、督查后未清理完垃圾死角的村扣罚村支部书记绩效工资50元/次,连续出现两次问题,村支部书记在周一例会上做大会检讨,并承诺整改期限。若连续两次检讨则有管理区相关责任人作出说明,支部书记将被街道约谈,其所属的管理区将被扣除一定数额的办公经费。
二是加大农村保洁员的奖惩力度。街道财政按照村实际人口数每人每年21元进行补贴。补贴具体发放办法为:按各村每人21元标准,每半年发放一次,用于补贴环卫人员工资等。考核每周进行一次,将从日常保洁、地埋式垃圾池管理、露天垃圾点处理及绿化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测评,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检查标准进行扣分。同时,街道将定期督导环卫工补贴是否按时发放到位。
四、考核办法
(一)考核工作重点
1.各村居保洁人员配备及上岗情况:500人以下村庄必须确保2-3名保洁员,500人以上村庄必须确保3-5名保洁员,1000人以上村庄必须确保5-7名保洁员。
2.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情况;
3.村内垃圾治理及环境卫生状况;
4.各村城乡环卫一体化日常管理考核情况,主要是查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柴堆的清理,绿化苗木的管理、修剪及路面、排水沟的清理,文化广场的维护管理及小广告的清理。
5.各村环卫保洁人员工资是否按时发放到位。
(二)考核方式
1.对村级的考核
查看村周边、房前屋后、空闲地、湾边、沟边有无生活垃圾点和建筑垃圾等,绿化带内有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烟头、纸宵、塑料袋、烟盒、树叶等。道路两边空闲地有无柴堆石块、纸箱子、酒瓶子、编织袋、塑料布、砖瓦石块等。村内主要道路、墙体、电线杆有无非法小广告。路面及排水沟内有无尘土、砂石、柴堆、树叶柴草、塑料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文化广场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整洁干净靓丽。
2.对物业保洁公司的考核
垃圾中转站运行是否正常、垃圾清运是否及时、环卫工人配备是否齐全、街道驻地园区道路及主要交通干道保洁是否干净到位、保洁设备是否健全、绿化苗木养护管理是否合理、路边杂草清除是否及时、小广告清理是否彻底等有关问题。
(三) 扣分标准(每份值扣罚金额50元)
1.驻地、路域及村居周边垃圾死角
(1)大片垃圾:指占地面积在5㎡以上的存量垃圾,每发现一处扣5分;(2)大堆垃圾:指占地面积2-5㎡的积存垃圾,每发现一处扣3分;(3)小堆垃圾:指占地面积2㎡以下的卫生死角,每发现一处扣2分;(4)水面漂浮片状垃圾:指各类水体表面存在聚集并呈片状分布的生活垃圾及其他杂物,每发现一处,成片漂浮垃圾扣5分,零散、点多漂浮垃圾扣2分;(5)保洁不到位:指在宏观上看,村庄主次干道、边沟、绿化带、广场等可视范围捡拾或清扫不到位,零星散乱垃圾随处可见;微观上看,又无大片、大堆、小堆垃圾的保洁状况。村内主路两侧杂草未清理扣2分;绿化带杂物多、不整洁扣2分;村内主次干道、入村路、环村路路面积尘厚、杂物多、保洁差,每发现1处,扣3分。
2.收集设施
存在废弃不用、有碍观瞻的露天垃圾池,每个每次扣2分;地埋式垃圾池破损严重,无法正常使用的,及时上报,每发现一个,每次扣2分。
3.垃圾清运
垃圾池、桶存在垃圾外溢现象,池、桶周边不整洁,每发现一处扣2分;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桶存在外溢现象,每个扣3分。
4.对非生活垃圾的管理
因建设、修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要按街道指定的地点存放。若发现乱堆乱放、管理混乱,每发现一处扣2分。因业户生产、加工而产生的工业下脚料,如废旧海绵、沙发布料、油漆等废物,打捆、包装后集中收集,自行送到垃圾中转站,不得随意抛弃,不得在垃圾池里点火燃烧。每发现一处乱扔乱放或点火冒烟现象,扣2分。
(四)严格考核标准
按照《好生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和村环卫工作标准的要求,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宜严宜细,严格标准,扣除考核分值,并扣罚相应日常运行补贴。凡被县、市检查出问题并造成罚款的,属于村级的问题有相应村庄承担扣款金额,属于明德物业保洁公司的问题,由其承担扣款金额。每月由环卫园林所根据当月检查情况,制定督察通报并报街道财政,以此作为奖罚依据。
本方案自2017年6月1日起执行。
附件: 好生街道环卫管理及环卫人员明细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