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
皖食药监办转[2011]44号
2011年6月24日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德、宿松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国食药监稽[2011]223号转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
国家局
《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是对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贯彻和推进。各地要充分认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打击非法添加作为今年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决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合法权益。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各级领导责任,特别是目前机构改革尚在完善阶段,要明确具体机构、人员,确保这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同时,还要防止和克服执法人员的厌战情绪,要发扬打持久战的精神,切实抓好这次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工作。
二、认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稳步深入推进
国家局在通知中已明确要求,在具体监督执法过程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将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要多措并举确保实效。一是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的放矢,努力提高监督检查的工作效率;二是加大抽验监督执法力度,尤其是对宣称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宣称美白、祛痘、去皱、抗衰老功能的护肤产品,祛斑、育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洗浴类产品进行监督抽验;三是抓好督查、协查。各地在抓具体工作方案实施的同时,要组织开展督查,确保严打非法添加行为不走过场。省局将适时组织督查抽查,并且对生产企业的抽查覆盖率不低于30%,抽查经营企业覆盖的地(市)不低于本辖区内地(市)数的10%。各地在监督检查和抽验中发现非法添加产品涉及辖区外生产经营企业的,要做好调查工作,并及时通报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协查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及时总结经验,上报、互通信息
各地在开展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作安排,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要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各地每两周要有一份严打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工作开展情况的专项简报报省食品监督所,以便汇总上报国家局。请各地于7月12日前上报第一期工作进展情况简报。
联系人:涂登云 邮箱:
tdy@ada.gov.cn
电话:0551-3710200
附件: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
国食药监稽[2011]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精神,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的部署,现就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加强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对辖区内所有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委托加工、原料辅料购入使用、生产工艺流程等,对企业生产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非法添加行为进行排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开展对辖区内食品、化妆品批发市场和药品经营企业、商场、超市等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经营企业是否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否按要求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是否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并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加大重点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抽验力度。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的抽验力度,重点对宣称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宣称美白、祛痘、去皱、抗衰老功能的护肤产品,祛斑、育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洗浴类产品等进行抽验(详见附件1、2)。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针对本辖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补充方法和项目的结果作为认定质量依据的,需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
(三)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照规定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票索证、票据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含非法添加物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生产非法添加产品的,一律吊销相关许可证照,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一律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同时,要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公示举报方式,及时分析举报线索,加强追踪调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加大宣传报道和曝光力度。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主动宣传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工作的举措、进展和成效,营造更加有利的监督执法环境,将打击非法添加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对非法添加行为要查处一批,曝光一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力震慑违法分子。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非法添加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打击非法添加作为今年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推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坚决维护公众健康及合法权益。要强化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查,完善机制。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案件协查力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监督检查和抽验中发现非法添加产品涉及辖区外生产、经营企业的,要组织做好调查工作,查清产品的来源、去向、数量等,并及时通报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协查,接到协查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认真组织做好协查工作,及时反馈协查结果。涉及假冒产品的,协查结果同时抄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突出重点,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的重点抽查,其中生产企业抽查覆盖率不低于30%,抽查经营企业覆盖的地(市)不低于本辖区内地(市)数的10%。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根据各地检查和抽验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随机检查抽验,评估各地工作落实情况,并对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重点案件进行督查督办。
(四)及时总结,加强信息报送。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及时总结本辖区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案件查处情况、社情民意和舆论反应等,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每两周应至少报送1期工作简报,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工作相关数据(格式见附件3)纸质版应在每月30日之前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请同时报送电子版,电子表格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系统专网或稽查业务管理系统下载。
联系人:卜治溢
电 话:010-88331340
传 真:010-88388532
邮 箱:
buzy@sda.gov.cn
附件1:保健食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组分及检测依据(第一批)
序号
|
易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产品类别
|
易非法添加的物质或组分名称
|
检测依据
|
1
|
宣称改善睡眠功能产品
|
艾司唑仑、奥沙西泮、阿普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地西泮、劳拉西泮、氯氮卓、氯硝西泮、咪哒唑仑、三唑仑、司可巴比妥、硝西泮、异戊巴比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
2
|
宣称辅助降血糖功能产品
|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
3
|
宣称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产品
|
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0
|
4
|
宣称减肥功能产品
|
西布曲明、芬氟拉明、麻黄碱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 2006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