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教育局2015年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乌教发[2015]16号
2015年3月18日
各区(县)教育局,局属各学校、民办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我市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局制定了《乌鲁木齐市教育局2015年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县)教育局,各学校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乌鲁木齐市教育局2015年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为切入点,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督导为导向,以学校健康及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为抓手,有条不紊、富有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和卫生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示范引领的目标迈进。
二、工作任务
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正式启动学校健康及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以现代信息化为依托,形成全面宣传、预防为主、信息互通、方便快捷、多措并举、协同合作的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传染病防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预警作用,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增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避免传染病聚集性爆发;继续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推动放心粮油进校园工作力度,坚决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强化学生健康体质检测工作,全面实现我市中小学生体检免费;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搭建发展框架,创新工作途径,提升健康课程时效性,提高师生健康知识掌握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大学校控烟工作督导,进一步扩大“无烟学校(单位)”数量,巩固和提升“无烟学校(单位)”成果;以首批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为引领,总结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和示范性方向发展;创新途径,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意识,加强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两只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全面启动,加强培训,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作用
完成“乌鲁木齐市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平台功能包括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学生体质测试信息管理、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等六大功能,并建立手机APP客户端,可全面实现对我市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的网络动态实时监管,扩大我市学校防控监测范围,提升应急处理效率;同时,该平台融合监测管理、数据共享、网络教学、交流互动于一体,可有效减轻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工作量、避免重复工作。今年,将加强对平台使用规范的培训,使我市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准确、高效使用平台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二)健全机制,完善措施,进一步优化学校卫生工作
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到应急之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及时响应;二是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使学校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内容,及早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方案,确实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染病防控工作,避免传染病聚集性爆发。充分发挥传染病防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作用,坚持做好学校传染病监测工作,进一步畅通上报渠道,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学校各类传染病的聚集性爆发;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督查力度,把节假日前后、传染病高发季节和薄弱学校作为排查重点,做好记录备案,及时形成督查结果和反馈,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薄弱环节;做好近年来传染病上报数据的分析工作,研究传染病在我市学校呈现的发病特点和趋势,通过科学研究提高防控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继续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加强抽查和督导,配合疾控部门筑牢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强大防线。
3.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坚决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严格落实《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及《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食堂卫生规范化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精神,促进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抓好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继续推进放心粮油进校园工程,从源头上把好粮油质量关,确保学生餐桌食品安全。定期开展督查,严格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坚决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4.全面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实现我市中小学生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目标。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要求,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并依照教育厅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年终考核;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百件民生实事,落实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学生实行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所产生费用全部由学校生均经费列支;同时加强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全面实现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网络查询功能,方便学校、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科学分析健康体检数据,了解我市学生生长发育情况,为各级教育部门深入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5.提高认识,创新思路方法,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依据《乌鲁木齐市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了解和掌握学生常见病(贫血、龋患、营养不良和肥胖、沙眼、视力低下、蛔虫感染)的发病状况、特点及发生趋势,加大防治宣传力度,尤其是加强预防近视工作力度,提高防治认识,积极探索防治有效措施。
(三)理清思路,拓展途径,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1.在专家引领指导下,理清工作思路,搭建健康教育发展框架。与健康教育专家合作、沟通,为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把脉,在他们的专业引领下,理清发展思路,搭建发展框架,拓展工作途径,切实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形成具有我市发展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2.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切实提高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效性。按教育局文件要求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100%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健康课程,按每周一节课的要求开齐开全健康课程,不随意挤占、挪用健康课,确保开课率。进一步规范高中健康课程的开设,按照间周一节课的标准推动课程全面开设,提升健康课程时效性,提高师生健康知识掌握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督导开课率情况,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实践反思,定期安排专职人员到学校听课调研,加强对日常教学的指导。
3.依托项目,抓住契机,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继续依托自治区教育厅“诺华健康快车万里行”、“赤饮-红色梦想、健康未来”公益项目,以健康教育宣传日为契机,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爱耳”、“爱眼”、“爱牙”、“口腔健康”等健康教育活动。抓好“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拓展教育范围,创新途径和方式,着力提高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对青春期学生的科学关注水平与教育效果,使学生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在全市教师中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向教师宣传慢性病预防、颈椎病预防等日常防病知识,普及公民健康素养66条,引导教师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加大学校控烟工作督导,进一步扩大“无烟学校(单位)”数量,巩固和提升“无烟学校(单位)”成果。严格按照我市“无烟学校(单位)”的评估标准,扩大“无烟学校(单位)”的创建数量,通过督导检查,巩固和提升“无烟学校(单位)”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市学校(单位)禁烟工作发展,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的控烟力度,倡导健康生活。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为引领,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在做好“十二五”科研课题及小课题结题的基础上,引导申报“十三五”科研项目和新一轮小课题的申报,以科研为引领,促使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四)引领带动,总结经验,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和示范性发展
1.以首批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为引领,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工作迈向新台阶。召开我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命名表彰大会,举办示范校经验交流会和开放周活动,组织全市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快速发展。
2.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助推作用。以“国际幸福日”活动、初高中毕业年级考前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月、第三届校园健康小品剧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在师生和家长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助推全市心理健康维护意识的提升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的形成。
3.制定我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促使其科学规范发展。结合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督导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加强和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责范围、操作规范、专职教师工作量等,促使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4.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发挥研究会的专业引领作用。计划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认真总结优秀成果和经验,研讨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5.以服务为宗旨,发挥市、区(县)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各辅导站在总结前期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探讨切实发挥辅导站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服务和示范引领作用的方法途径,开展面向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个体辅导、团体辅导、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我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6.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预警作用。结合我市社会情况和学生情况,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校领导和专业工作人员层面的培训,提升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作用,在预防、预警和干预中有效发挥作用。
(五)多层并重,注重实效,进一步提升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队伍的素质
1.组织对学校领导的培训。与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合作,分批次对学校领导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理念、途径的培训,促进学校领导层对学校卫生工作理念的转变,提高认识,落实行为,切实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完善“全员心育模式”,启动全市中小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形成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的三级培训机制,提高全市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工作水平,为全市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3.开展健康教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培训活动。近年来,我市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数量激增,他们专业对口、热情高涨,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举办健康教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运用集中培训、实践指导、以老带新“青蓝结对”等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和纵深发展打下优良的师资基础。
4.创新开展校医和保健老师的培训。继续抓好每月一次校医例会,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拓宽培训途径,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校医赴内地参观学习,加强校际、区际之间的交流,切实提高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
(六)统一行动,注重落实,切实做好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学校工作
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各区(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并按照要求做好建档工作。其中创卫健康教育工作和控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各区(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切实开展工作。市教育局将组建督导小组,按照考核标准严格检查各项内容,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七)协作督导,合力助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
根据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对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建设要求,在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的指导下,制定我市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标准,对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的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等开展督导检查,促进我市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四、月工作安排
1月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
3月 “爱耳日”、“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会议
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开始
中考、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工作开始
教师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启动
第三个“国际幸福日”活动
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接种证查验
4月 “儿童预防接种证日”宣传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月启动
初一和高一年级青春期教育活动启动
初中和高中年级开设健康课程情况督导
自治区“诺华健康快车万里行”项目五周年总结活动
学校创卫健康教育和控烟工作督导检查
5月 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开放周活动
“世界无烟日”宣传教育活动
6月 “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世界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青年教师研修班开学
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校领导培训班
7月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工作
8月 校医和保健教师业务培训
9月 “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启动
健康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接种证查验
10月 第三届健康小品剧大赛
11月 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督导
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12月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