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关于印发2005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05-03-31

发文字号

内卫办字[2005]69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05-03-31

颁发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正文内容


关于印发2005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卫办字[2005]69号

2005年3月31日

各盟市卫生局、厅直各单位:

  现将《2005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参照执行。

  2005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

  200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完成卫生事业“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今后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村牧区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预防和处置重大疾病;改善农村牧区卫生条件,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提高卫生服务、卫生监管、卫生保障能力,开创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区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2005年确定为公共卫生建设年,围绕一项建设,强化两个规范,推进三改工程,完善五大体系,推动卫生改革与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即:围绕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强化卫生执业规范化和人才培养规范化,推进农村牧区卫生组织改善工程、卫生环境改造工程、医疗保障改革工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应急指挥体系、妇幼卫生报告体系。统称为10项公共卫生建设工程。

  一、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全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按照既定目标,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网络等体系的建设工作。
  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工程,完善疾病控制体系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体系工作职能,要按照《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重新调整机构设置,明确工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建立起运作有序、和谐统一、优质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治预案,强调监测预警,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效。在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队伍的基础上,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卫生防病能力。
  继续实施医疗救治机构强化建设工程,努力完成自治区及11个盟市传染病院、急救中心以及80个旗县(市、区)医院传染病区改造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打破医疗急救工作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的局面,整合区域内120急救信息资源、院前急救资源和院内诊疗资源,建立起集呼救、指挥、调度为一体的指挥系统,规范应急工作秩序,提高卫生资源效率,满足应对重大卫生事件的需要,实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的城市救援工作格局。
  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卫生-督机构建设工程,增强综合执法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二、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落实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措施,以结核病、鼠疫、艾滋病、肝炎、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等疾病为重点,计划免疫为中心,强化督导检查,巩固传染病防治成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进一步做好非典型肺炎和人间禽流感的监测、预测、预警、分析报告、防控、流调、救治和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重大传染病传播。加强对全区防控工作的督查指导和培训,提高全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全面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区要求发现984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以上;加大预防结核病的宣传力度,普及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和宣传治疗的优惠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结核病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促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进一步落实。
  按照《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要求,加强艾滋病、性病监控工作。加强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完成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任务,在病人集中的地区,建立艾滋病病人抗病毒和机会性感染治疗具体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质量体系建设和监管,严格血液质量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防止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蔓延。继续实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策略,提高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加强以鼠疫、碘缺乏病防治为重点的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强化锡乌张呼、东部四省区、华北四省区市之间的鼠疫联防机制,落实以监测为基础,保护性灭鼠灭蚤为主导综合防治鼠疫的各项措施,掌握疫情动态,控制动物间疫情流行,及时发现和控制人间病例,确保不发生人间扩散。进一步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主动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碘缺乏病防控工作。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步推动以公共卫生策略为主导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妇幼工作继续认真贯彻“一法两纲”,加大妇女、儿童两个“纲要”卫生指标的实施力度,抓好新周期“降消”等妇幼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机会。提高农村牧区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实施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工程,以全区卫生信息网为基础,结合国家妇幼卫生统计标准,建立起覆盖101个旗县区的计算机网络报告系统,实现重点健康指标和妇幼卫生统计指标的即时报告,提高卫生决策水平。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卫生服务条件
  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医疗保障改革工程,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和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强试点管理工作,改善工作技术手段,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管理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基金的监管,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积极探索新对策,进一步完善政策,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牧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促进新型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建立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功能完善、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质量较好、服务价格低廉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施农村牧区卫生组织改善工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农牧民健康工程,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牧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实现农村牧区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农牧区卫生院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急诊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贫困地区、牧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卫生建设,解决当地群众的医疗卫生问题。继续加大农村牧区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村牧区卫生人员素质,开展乡村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大卫生支农力度,落实卫生部“万名城市医生支援农村活动”计划,继续深入开展城市支援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工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实施农村牧区卫生环境改造工程,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方案》的实施,建立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大张旗鼓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大力推进农村牧区改水、改厕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进一步加强病区水质监测工作,推进“卫生乡镇”建设。认真贯彻“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五年规划,针对影响我区广大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研究新时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的形成率,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四、进一步优化整合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先行试点、重点突破、逐步推开的原则,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1-2所适合的公立医院中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较为优质可及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推动城市卫生资源中心下移。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调整存量结构,扩大增量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完善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的体制、人才、补偿、建设等配套政策。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体制改革、资源重组、引入竞争,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政府补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合作关系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承担预防保健任务,逐步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大功能方向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规范发展个体民营医疗机构。
  继续深化运行机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机构内部资源。深入推进医疗机构内部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内部激励竞争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优化医疗机构收入结构,减轻群众负担。积极落实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严格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大型设备的准入管理,切实加大对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树立医疗单位良好形象,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五、积极推进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适应卫生工作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围绕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血液管理和食品安全、卫生机构和人员管理等,建立健全卫生法律和规章,做好卫生标准制订、修订和标准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法制意识;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加执法监督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实施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工程,增强综合执法能力。按照卫生部要求,合理设置机构,明确职能,强化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充实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努力改善监督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完善保障措施,加大卫生监督投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卫生执法能力。
  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工作职能,落实综合执法责任,完成各项卫生监督执法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监督体系建设重点,合理划分各级监督机构职责,落实有关责任,逐步建立起分工合理、权责明晰、各司其职的卫生综合执法监督体制,推进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综合执法。继续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和开展“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不合格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同时,集中力量实施卫生机构规范化执业工程,依法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范围、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活动,依法督查卫生监督机构和人员执法行为,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

  六、进一步提高中蒙医服务能力
  贯彻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的力度。坚持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以农村中蒙医工作为重点,加强全区中蒙医机构内涵建设,提高中蒙医药科研水平,发挥中蒙医药特色和优势,全面加强中蒙医机构应急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建设“全国农村牧区中蒙医工作先进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蒙医三级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农村中蒙医工作。加强中蒙医机构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强化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中蒙医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的能力。加快中蒙医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提高中蒙医科技水平。加强农村牧区中蒙医药队伍建设,制定实施乡村医生中蒙医专业学历教育计划和苏木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培养提高计划,不断提高基层中蒙医药诊疗水平,巩固和扩大中蒙医药服务范围,促进全国农村牧区中蒙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医学科技和教育工作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继续教育为基础,以人才培养、高新技术引进和适宜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全面提高全区卫生科技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领先学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加快自治区学科建设步伐,推进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以公共卫生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为重点,突出应用研究,推进医疗卫生科研工作,增强卫生科技创性能力。积极鼓励引进、吸收和推广国内外已成熟的医疗卫生新技术和卫生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落实面向农村和基层的适宜技术的推广。
  加强医学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医疗卫生学科技术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力度,扩展人才培养范围。在继续加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业务人员的短期应急培训的基础上,实施全区在岗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现场处置能力。深入调研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状,科学预测人力需求,提出公共卫生人才学历教育需求计划,协调教育部门,开办公共卫生专业成人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在岗人员学历层次。同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吸引、鼓励高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继续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力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工作,强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医学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卫生人才后备力量。

  八、大力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抓好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标本兼治,建立起有效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教育管理,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建立起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时代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医患关系,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与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德医风教育机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规范医院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弱化药品收入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加大医药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和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问题的查处力度。
  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增强卫生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积极实施卫生开放带动战略,继续加强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双边、多边、官方和民间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继续以引进技术、培养人才为重点,抓好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工作。继续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