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14-04-04

发文字号

晋政办发[2014]21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山西省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14-04-04

颁发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内容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晋政办发[2014]21号

2014年4月4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已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解决这部分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设立与管理
  (一)基金设立。
  设立救助基金是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保障。省人民政府组织设立省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拨付应急救助资金的功能。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参与实施应急救治的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
  (二)资金筹集。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省、设区市两级人民政府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规模原则上参照当地常住人口规模、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治发生情况等因素确定。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基金管理。
  坚持公开、透明、专业化、规范化的原则,强化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由省财政部门商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省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由各设区市财政部门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分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省、市级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
  (四)基金监管。
  成立由省、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参加的省、市两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监管基金运行等。

  二、疾病应急救助的对象和范围
  (一)救助对象。
  在省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为救助对象。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
  (二)救助基金支付范围。
  1.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
  2.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明确、细化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身份确认办法和应急救助基金具体支付范围等。

  三、疾病应急救助的工作机制
  (一)部门职责。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条件对救助对象进行急救,对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合理安排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补助以及经办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支出,切实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基本医保管理部门要保障参保患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民政部门要协助基金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鉴别工作;进一步完善现行医疗救助制度,将救助关口前移,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衔接,主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救助。公安机关要积极协助医疗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核查患者身份。对未履行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予以纠正。
  (二)医疗机构职责。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有效地对急重危伤患者施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
  2.对救助对象急救后发生的欠费,应设法查明欠费患者身份;对已明确身份的患者,应当尽责追讨欠费。
  3.及时将收治的无负担能力患者情况及发生的费用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公安机关协助追讨欠费。
  4.公立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列支坏账准备等方式,核销救助对象发生的部分急救欠费。
  5.鼓励非公立医院主动核销救助对象的救治费用。
  6.对救助对象急救的后续治疗发生的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协助救助对象按程序向医疗救助机构等申请救助。
  (三)基金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社会资金募集、救助资金核查与拨付,以及其他基金管理日常工作等。
  2.主动开展各类募捐活动,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
  3.充分利用筹集资金,定期足额向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对经常承担急救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可采用先部分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减轻医疗机构的垫资负担。

  四、疾病应急救助的组织实施
  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分工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建立责任共担、多方联动的机制。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政策研究和推动落实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把握好政府引导与发展社会医疗慈善、基金管理与利用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