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管字[2011]91号
2011年4月28日
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现将《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保定白沟新城管委会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2011年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建立人民群众满意的医药卫生体制,根据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有序进行。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保障职责,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二)保障基本,降低药价。明确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从降低药品价格中得到实惠。
(三)综合改革,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保障制度综合改革,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统一于规定时间内实施;其他改革配套推进、依序实施。
三、改革目标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逐步建立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医务人员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四、试点范围。
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重点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业人员参加医保。2011年底,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局社保中心
2、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适当增加个人缴费。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一室(合管中心)
3、2011年12月底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责任单位:财政局
4、2011年12月底前,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责任单位:财政局、组织人事局、经济社会发展局
5、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对单病种监管,避免每次看病都要求住院做全面检查造成的报销费用的增加,7月15日前设定单病种最高报销额度。7月31日起执行。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一室(合管中心)
6、推行就医“一卡通”和白沟新城周边的雄县、安新、容城、定兴、高碑店协商,签订协议,明确在这些区域内看病按当地支付标准报销,即时结算,并逐步推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此项工作在7月15日前实行。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一室(合管中心)
7、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依法加大对套取新农合资金行为的处罚力度。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十一室(合管中心)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5月31日前,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利润差额先由白沟新城中心医院垫付。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卫生)、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2、6月30日前,确定所需基本药物品种、规格、数量,上报医疗办备案。由医疗办报送市卫生局,全面执行省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在上报的基本药物和增补的基本药物到位前暂执行现行药品采购配送办法。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白沟新城中心医院、保定市药监局白沟新城分局
3、6月20日前,对白沟新城中心医院制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政府补贴方案,建立长效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将政府对中心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列入财政预算,从2011年5月份开始预拨补贴经费。责任单位:财政局
4、实行定编定岗,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6月底前,制定设岗方案,7月底前完成校编定岗,考核聘用。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5、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奖励约束机制,7月20日前,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7月份实行绩效工资,9月上旬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办法,10月份执行。逐步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向重点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实行业务骨干定额补贴。确保受益性同时还避免大锅饭,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局、财政局、经济社会发展局
6、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指标,年底制定考核办法对白沟新城中心医院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助和医护人员收入水平挂钩。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综合办公室、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
7、把白沟新城中心医院新建项目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占地至少50亩。10月底前,完成选址、立项,年底前开工建设,2012年底投入使用。新的白沟新城综合医院将是一所设备先进,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服务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功能为一体的标准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责任单位:规划建设局、经济社会发展局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年底前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建设,白沟新城有常住人口15万,按要求我区应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10所,可采取老诊所挂牌和租房等多种形式成立。建成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集居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大功能为一体,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所有职能,此项工作年底前完成。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十二室(社区办)
2、对白沟新城辖区所有医疗机构实行信息化管理,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绩效考核、规范医疗监督为基本功能的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与新农合信息系统有效衔接,提高医疗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12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
3、做好所有医疗机构执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除按期参加市卫生局举办的培训外,年底前,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至少3次,培训人员至少500人次。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4、安排中心医院业务骨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轮岗、带教、指导工作,实行医疗下社区到基层送医送药,为广大人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同时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中心在岗人员轮流到中心医院进行学习。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严格执行九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年底前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左右。做好到白沟新城务工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人管理人数分别达到3477人和1317人以上。对发现的7例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对农村待孕及怀孕,妇女免费增补叶酸。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十二室(社区办)、各包村干部
2、白沟电视台、白沟时报、网站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广泛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全民素质。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局电视台、时报、网站
3、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预防为主。责任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营足额下拨到位。责任单位:财政局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形成合力。管委会成立白沟新城医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尹清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白沟镇镇长
副组长:张玉明 综合办公室主任
孙 涛 组织人事局局长
李春学 财政局局长
管志民 规划建设局局长
周爱民 经济社会发展局局长
成 员:李建军、胡继红、崔国辉、王艳花、张颖、
张福生、曹国清、王同生、许长尧、刘国群、时 峰、
闫小飞、朱玲娟。
领导小组下设医改办,办公室主任由经济社会发展局社会事业科科长胡继红担任,副主任分别由十室医疗卫生办公室主任张福生、副主任时峰、闫小飞、朱玲娟、白沟新城中心医院院长曹国清担任,成员由经济社会发展局十室、白沟新城中心医院、财政局相关人员组成。医改办为常设机构,各成员单位和负责人要按照任务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医改完成。
2、加强财政保障,强化资金管理。财政局要按省常委会提出的“一保工资,二保医改”的原则,切实保障医改资金落实。及时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尽早拨付预付资金,以确保医改工作正常进行。
3、加强监督考评,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管委会综合办公室按月通报进度、按季进行考核。运用考核“指挥棒”激发涉及医改部门和人员抓医改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医改工作顺利进行。
4、加大宣传力度。白沟电视台、白沟广播电台、白沟时报和白沟网站,要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广泛宣传医改的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及时总结落实改革取得的成效。特别是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形成推进医改的强大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