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卫办发[2016]103号
2016年6月12日
各县(区)卫生计生委、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
现将《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实施方案
信息管理是妇幼健康服务中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妇幼健康信息是评价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既是衡量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尺子,也是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导向标。为进一步深化医改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满足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我市对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版,现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系统建设目标
(一)对我市现有的妇幼信息平台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改版,在满足现有业务需求的同时提供强大扩展功能;
(二)对系统原有历史数据整理并导入到升级后系统内,方便查阅导出;
(三)建立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妇幼保健管理新型服务模式,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全人、全程、主动、便民的妇幼保健服务;
(四)依托妇幼保健管理信息平台,不断拓展妇幼保健业务内容,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如院外移动医疗服务等;
(五)建立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为管理决策和效果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六)建成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妇幼保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层卫生信息平台等系统的业务协同,实现跨机构、跨地域的业务协同。
二、系统功能
在原有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基础上实现系统功能的升级改版以及新功能的扩展。在管理层面,实现妇幼卫生工作动态监管、实现对基层的工作效果评价。在业务层面,实现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全程管理、实现上下级单位间的业务协同。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引入移动医疗手段(孕育桥APP),将院内服务延展到院外服务,为妇幼群体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满意度。具体功能如下:
(一)为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妇女儿童电子健康档案等服务业务提供技术支持。相关功能模块包括: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子系统、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子系统、高危孕产妇管理子系统、产后访视管理子系统、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子系统、儿童健康体检管理子系统、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子系统、高危儿管理子系统、妇女儿童基础档案管理子系统、重大公卫子系统、产前筛查/诊断子系统、新生儿疾病筛查子系统、听力筛查子系统、视力筛查子系统、妇女病查治子系统、计划生育子系统、托幼机构子系统、三网监测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妇幼报表管理子系统、短信综合管理子系统等。
(二)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实时获得妇幼保健有关指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妇幼保健、妇幼重大卫生专项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三)通过移动医疗等科技手段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系统正式上线后,用户可下载国家妇幼中心推荐的孕育桥APP,通过手机端即可实现自助建卡、检查提醒、查看检验报告(可查询新筛结果、产筛结果、产检报告、儿童体检单等)、营养指导、孕妇课堂在线预约、医患互动、患者随访等功能,将院内服务延展到院外,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四)进行接口调整,满足省市级相关接口的要求。实现与全省出生证系统接口对接、区域卫生平台接口对接以及与现有新筛、产筛系统对接等。
三、使用对象及任务
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使用对象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两个层次。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要任务
1、搭建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应用平台,建立妇女儿童健康数据库;
2、推广应用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根据需要,配置县区级服务器,完善软件运行所需环境;
3、及时提取、分析系统数据,强化以数据为基础分析应用的考核机制。
(二)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主要任务
1、收集记录妇女儿童个人基本信息,建立连续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
2、相关机构开展婚前/孕前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服务、助产技术服务、出生证发放、0-6岁儿童健康管理、妇幼重大卫生专项服务、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需及时、准确录入妇女儿童健康管理信息;
3、加强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利用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提供各类妇幼保健服务和重大妇幼卫生专项服务的服务能力;
4、创新服务手段,提高妇幼群体满意度。
四、实施步骤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四个阶段推进。
(一)准备阶段:2016年6月20日前,完成数据升级、软件开发、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升级一阶段:2016年6月底前,在全市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切换运行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出生证、统计报表功能模块。
(三)升级二阶段:2016年7月底前,在全市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切换上线全部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功能模块。
(四)运行优化阶段:2016年9月底前,根据运行情况完成进行系统进行优化调整。
五、应用考核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可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掌握辖区内的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开展的各类妇幼保健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办法如下:
(一)通过登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核定信息录入及时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二)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各级机构孕产妇建卡情况,以考核妇幼分级服务工作量。通过系统核实各地婚前/孕前医学检查、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出生证管理、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管理、托幼机构管理等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三)可作为绩效考核的手段,考核各类妇幼保健服务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知晓率、满意度等。
六、工作要求
推进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是落实新医改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重大卫生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妇幼保健院(所)和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全市统一建设、全面覆盖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完善运行环境。市级负责提供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宽带、备份和安全系统,各地负责落实服务器、计算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读卡器和网络运行等经费。对分娩量大的有条件的县(区),建议按照县(区)级数据中心要求配备服务器,以完善辖区内系统运行速度和数据对接,2016年6月底配置到位。
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在2016年6月底前配置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读卡器、打印机、计算机并可宽带上网(带宽2兆以上)。
(三)服务经费。全市每年服务费7.8万元,各县(区)服务费根据各地活产数测算后按照所占比例由各地妇幼保健院(所)统一安排结算。
(四)保障信息质量。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坚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中的妇幼保健服务和重大妇幼卫生专项服务以及出生证管理,及时做好妇女儿童信息的采集、审核和录入工作,做好高危妊娠和高危儿的分级分类管理,确保居民健康信息准确、规范、完整、安全,形成全面一致的管理数据。
(五)强化督导检查。市卫生计生委将适时对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年度目标的考核内容。各县(区)卫生计生委要将辖区内妇幼卫生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情况、信息录入质量作为对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的考核内容。
(六)深入宣传发动。各地、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目的意义,使相关政策家喻户晓,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利用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妇幼保健经费和妇幼重大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工作的优势,积极争取有关方面和广大居民的支持配合,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密切协调配合。利用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妇幼保健经费和妇幼重大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工作时间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七、软件硬件环境要求
(一)市级数据中心要求
1、WEB服务器:1台
处理器:8核心;
内存:32G;
硬盘:500G;
网卡:集成双千兆网卡;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
web环境:IIS7
2、数据服务器:1台
处理器: 10核心
内存:32G;
硬盘:1T, RADI5阵列 ;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
数据库:SQLServer2008 R2
3、网络:100M接入。
(二)县(区)级数据中心要求
1、服务器:1台
处理器:8核心
内存:32G;
硬盘:1T;
网卡:集成双千兆网卡;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
数据库:SQLServer2008 R2
web环境:IIS7
预计费用:5万元
2、网络:100M接入(最低20M专线接入)
(三)终端要求
1、连接互联网;
2、电脑配置:
硬件环境
CPU:2.0Ghz以上
内存:2G以上
显示器分辩率:1280×800及以上
硬盘:320G以上
网卡:100M网卡
打印机一台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XP/WIN7/WIN8简体中文版
浏览器:IE8.0 及以上版本
办公软件;Office 2003及以上版本
3、网络环境:
ADSL上网或专线,带宽2M以上
八、培训组织与要求
由上海臻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对各级单位系统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培训。培训后建立服务QQ群,对于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提供协助。
培训为期一天,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工作于6月20号之前完成,初步安排见附件2,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九、保障体系
(一)业务保障:建立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为技术保障中心,保障硬件设施及网络等配置与运行,群体保健科为业务保障中心,保障各功能模块的规范与实施,院内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配合; 各县(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科要制定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幼信息平台的管理、运行与协调,确保及时反馈、解决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技术保障:上海臻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对该系统平台提供技术保障体系,负责系统的设计、市、县(区)级服务器的对接、各级使用机构的系统安装、调试,确保6月30日前全市试运行。及时协调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生的问题,通过网络远程支持用户使用以及系统维护,必要时现场维护,出现问题24小时内解决。市妇幼保健院及各地区负责单位对各级数据中心进行服务器硬件及网络维护,上海臻鼎科技有限公司协助技术保障工作。
(三)基层保障:设县(区)级服务器的指定专人掌握系统的一般故障处理技术,负责服务器硬件及网络维护。
附件2: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实施时间安排
一、系统硬件
市、各县(区)需在6月20日之前将实施方案中要求的硬件配置到位。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 | 县(区) |
2016年6月14日 | 清河区、清浦区、淮安区(233) |
2016年6月15日 | 淮阴区、涟水县(209) |
2016年6月16日 | 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县、开发区、工业园区(186) |
请各地上午8点前报到,培训地点市妇幼保健院12楼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