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
2009年7月20日
各设区市卫生局: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通知精神,为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厅研究制定了《江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中医处。
附件:江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为确保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我省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省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55个县(市、区)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要通过培训,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农村基层都能普及常见病的中医药的防治知识,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推广范围
经研究并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定推广范围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西湖区、武宁县、瑞昌市、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永修县、星子县、浔阳区、乐平市、珠山区、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分宜县、余江县、赣县、于都县、兴国县、瑞金市、宁都县、龙南县、信丰县、定南县、会昌县、樟树市、靖安县、高安市、上高县、铜鼓县、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弋阳县、铅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吉安县、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安福县、永新县、泰和县、乐安县、宜黄县、南城县、南丰县、金溪县、东乡县等55个县(市、区)。
三、推广时间
2009年5月-7月 制定方案、筛选技术、编写教材等准备工作。
2009年7月-8月 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的省级师资培训。
2009年9月-11月 省卫生厅组织进行县级师资培训
2009年12月-2010年10月 各县(市、区)开展组织向基层推广。
2010年11月 省卫生厅会同设区市卫生局考核验收。
2010年12月 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考核验收。
四、组织实施
(一)推广基地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1、省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设在省中医院,负责组织实施县级师资培训工作;
2、省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筛选确定省级推广项目,指导各县级行政区划推广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成员如下:
陈日新 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喻文球 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谢 强 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宋南昌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
3、各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基层推广的组织协调工作。县级推广基地设在县级中医医院,负责具体实施基层推广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并报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项目经费下达至县级中医医院;要实行经费与工作任务挂钩,谁使用经费、谁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成立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小组,指导开展基层推广培训工作,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咨询指导。各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本地区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印发到各医疗机构,为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提供便利。工作方案同时报省卫生厅和设区市卫生局备案,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省级、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是建立健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基层推广成效。推广基地场所要相对固定,教学培训设备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师资培训和基层推广的需要。
(二)技术筛选
1、国家级推广项目的筛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筛选确定的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2、省级推广项目的筛选
经组织专家筛选确定以下19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1)下脘、天枢穴三角悬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技术
2)辨敏施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技术
3)次髎穴热敏灸治疗便秘技术
4)风池穴热敏灸治疗感冒技术
5)上印堂穴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技术
6)翳风穴透热灸治疗面瘫技术
7)局部热敏穴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技术
8)热敏灸治疗脑梗塞技术
9)至阳、脾俞穴三角温和灸治疗失眠技术
10)关元、子宫穴三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
11)探感定位双点灸治疗颈椎病技术
12)肩部热敏穴隔姜灸治疗肩周炎技术
13)探感定位单点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14)局部压痛点悬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技术
15)局部压痛点悬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技术
16)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扁桃体炎技术
17)开音1号穴为主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
18)“三伏灸+贴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技术
19)敷贴长强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技术
(三)师资培训
1、省级师资培训:选派20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师资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开展的省级师资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筛选确定的15项左右国家级推广项目。通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将被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2、县级师资培训:每个县(市、区)选派8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师资参加县级师资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级推广项目和省级推广项目。通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授予省级继续教育学分。
(四)县级推广
各县级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本县(市、区)内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所辖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
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至少有1人参加培训,掌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10项。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中医药人员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每个项目单位培训人员不得少于300人,经培训掌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4项;参加培训的西医人员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重点学习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药)》以及《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有关内容,使其通过培训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推广培训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也可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工作的方式,也可利用乡村医生上站例会的时间进行培训等。推广培训所需的食宿、教材、讲课等费用从项目经费中支付,不得向培训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各县级卫生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力度,可采取印制宣传册(页)、宣传画的方式,提高群众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引导患者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考核验收和监督管理
(一)县(市、区)卫生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考核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对本地区推广培训工作进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课。自查情况报省卫生厅。
(二)省卫生厅会同设区市卫生局在各县(市、区)卫生局自查的基础上,对所辖的各县(区、市)推广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重点考察培训安排、资金使用、培训基地和专家指导小组、推广成效等有关情况。对考核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推广取得成效。考核验收结果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三)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的专家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