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甘肃省食品放心工程三年(2005--2007)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05-03-29

发文字号

甘政办发〔2005〕34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甘肃省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05-03-29

颁发部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内容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甘肃省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甘肃省食品放心工程三年(2005-2007)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甘肃省食品放心工程三年(2005-2007)规划
  为进一步搞好食品放心工程(以下简称“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4)82号),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为目的,以健全工作机制和标准检测体系为核心,把整治与建设、打劣与扶优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我省食品安全防范体系。

  二、工作目标
  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放心工程,逐步建立起我省食品安全防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省的食品安全状况整体迈上新台阶。具体要求是:蔬菜农药残留平粳标率在原有弧上降低5%;列入市场准入的28大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获证率达到100%,基本消除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包括集体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70%以上;大中城市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90%以上;力争使5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生鲜食品超市通过国家绿色市场认证;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定点屠宰覆盖率达90%,机械化半机械化屠宰水平达到45%,城市畜产品“精瘦肉”检出率保持在最低水平,全面制止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力度。以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为重点,推广有机食品生产,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进度,扩大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范围,积极开展农产品品质普查。根据不同农产品特点,逐步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标明产地和生产者,凡进入各类批发零售市场的农产品,应有质量卫生安全检验和检疫证明,凡列入农产品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目录的农产品,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正确标注。
  (二)加强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进一步扩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范围,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严厉查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行为,提高定点屠宰率和机械化屠宰水平,切实加强对农村和小城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查,对生产规模小、不具备生产条件、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加大整治力度。
  (三)抓好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售假食品包装、标识、商标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大案要案。
  (四)抓好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餐饮业、食堂卫生许可的审查力度,抓好食品卫生及食源性疾病监测。
  (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放心工程,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及时进行通报。

  四、进度安排
  (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继续做好米、面、油、酱油、醋等老5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补充审查发证和新办企业的审核发证工作。200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食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2005年开展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畜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到2007年底,完成实施市场准入的28大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
  (二)食品市场(超市)进货索票证工作。2005年城市食品经销商和个体户的索证索票率、购销台账率达85%以上;2006年城市食品经销商和个体户的索证索票率、购销台账率达90%以上,商场、超市达95%;2007年城市进一步巩固提高已取得的成果,农村食品经销商和个体户的索证索票率、购销台账率达80%以上。
  (三)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2005年,进一步扩大大中型企业和餐饮业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对所有适用量化分级管理的单位普遍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2007年,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分级管理率进一步巩固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全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协调实施放心工程,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各市州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负起本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要把实施放心工程和搞好专项整治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民心工程去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狠抓落实。
  (二)体系建设。进一步修订我省食品质量卫生标准,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逐步形成涉及各门类、比较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充实整合我省检测力量,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满足食品“从投入品到餐桌”全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测的需遥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规范企业行危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我省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部门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依法行政。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畜禽产品等企业、产品市场准入许可制度,严格审查企业、产品准入条件,规范监管部门行政许可行危
  (四)财政支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逐步解决我省食品监管部门弧建设滞后、食品生产工业化水平低的状况,要不断加大财政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需遥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五年三月四日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