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肥胖及视力低下防控管理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11-06-10

发文字号

京教体美[2011]13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北京市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11-06-10

颁发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市卫生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正文内容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肥胖及视力低下防控管理工作的意见

京教体美[2011]13号

2011年6月10日

各区县教委、卫生局、政府教育督导室:

  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及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本市中小学生肥胖及视力低下防控工作的现状,现就做好“十二五”时期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及肥胖的防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做好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控制工作
  实现市委市政府 “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本市中小学生近视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各区县和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京发[2008]6号),针对学生视力低下及肥胖两个影响学生健康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10年,市教委、市卫生局对本市“十一五”期间实施《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年》进行了终期考评,结果显示:虽然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肥胖率仍然处在较高水平,但是五年连续的监测数据表明,上升的幅度有所下降,从每年上升2-3个百分点降到目前上升0.83个百分点,学生肥胖率从每年上升2个百分点降到目前上升0.79个百分点。同时也说明,采取的措施虽已初见成效,但任务依然很艰巨。做好本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控制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
  学生视力低下、身体肥胖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各区县教育、卫生部门及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团结协作,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各区县学校要分别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卫生部门负责技术设计和技术指导,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共同指导学校及学生家长做好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控制工作。同时各个学校要认真组织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学生防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规律性和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
  2010年,本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6.87%、71.02%、84.79%。近年来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提高,高三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已超过85%。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幅较大。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已经从2005年的14.1%上升到20.3%,上升了6.2个百分点。小学生的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在五、六年级肥胖检出率达到最高峰,女生在初一达到高峰。在高中阶段,城区和郊区男生肥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由此看来,小学阶段是开展控制近视和肥胖的重要时期,各区县各学校要从健康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科学锻炼等健康技能。教育、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发病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计划和措施。各区县要主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各项干预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效果分析,提高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效性。

  三、强化管理和督查,确保上好“两操一课”,不断提升学校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学校应每天上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通过大课间、体育课及课后集体体育活动等多种方式,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在确保时间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锻炼的内容、方式和强度,逐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学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列入课表安排在课前,专时专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都应正确掌握眼保健操的穴位和节拍,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手法,确保学生操作准确。每次做眼操时要有人督促、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各学校每年要做好新生眼保健操培训工作,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全校性学生眼操评比,以此推动防近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区县、各学校要注重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开展体育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要对辖区内校医及保健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和督导检查。各学校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执行体育卫生监督,确保体育课学生能够充分运动,使学生的运动量达到基本要求。

  四、完善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指导,增强学生预防视力不良和肥胖的自觉性
  各中小学校要按要求上好健康教育课。每位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坐姿、站姿和读写姿势,针对超重肥胖学生要随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干预。尤其要针对一年级新生及家长进行近视和肥胖防控工作的专门宣传和指导,讲明利害关系,传授正确读写姿势,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树立“我的健康自我管理”的新观念,提高学生预防近视和肥胖的自觉性。同时,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以便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各区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学生读写姿势干预工作的指导。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爱眼日”和“学生营养日”做好学校预防近视和营养健康宣传工作。通过家长信、知识问卷和科学讲座的形式组织家长配合开展相关活动,掀起爱眼、护眼及营养健康宣传高潮。学生参与活动覆盖率要达到100%。

  五、突出防控重点,前移工作关口,做好低年级学生近视及肥胖的预防干预工作
  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小学一年级的视力低下率和肥胖率逐年上升,说明学龄前儿童的用眼卫生和肥胖控制工作更值得关注。各区县在做好学生近视和肥胖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将关口前移,加强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开展近视和肥胖防控工作的宣传干预工作。
  各托幼机构要指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提前开设小学教学内容,坚持每年进行两次视力监测,发现视力低下及时通知家长,并对家长进行幼儿视力保护的宣传和指导,严格控制近距离、视频用眼时间,从小保护儿童视力,降低幼儿园阶段的视力不良率。要定期检测儿童的身高体重,掌握儿童体重变化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
  各小学校尤其要关注一年级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情况,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体重变化情况,指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体育锻炼及控制饮食计划,并与家长共同监督学生有效实施。各区县疾控中心、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要指导各学校加强肥胖儿童管理,建立肥胖儿童档案。

  六、严格执行标准,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学设施和环境是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室的采光照明、课桌椅的符合率都是影响学生视力的因素。近几年的监测表明,本市中小学校的教室照明合格率为60.3%,课桌椅符合率为50.2%。特别是教室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一些学校拆除了黑板灯、给黑板照明带来了负面影响,黑板照明合格率仅为22.9%。因此,各学校要在区县卫生防病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改善教室的照明条件,完善黑板照明。每学年至少调整一次课桌椅,符合率应达80%以上。各学校要因地制宜配备完善安全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学校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配合卫生专业部门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庭生活、学习环境的健康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健康的生活环境,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卫生部门联合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将对学校教室照明的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公布,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对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学校按照《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安装规范》进行改造安装,改善教室照明条件。

  七、注重数据分析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对辖区内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的预警机制
  各区县承担学生健康监测的机构,要加强学生体检的质量控制,对检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特别关注各校学生视力低下和肥胖的发展趋势,建立区域性的预警机制。每年通报本区域每所幼儿园及中小学校体检结果,定期对学校进行卫生防病工作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各区县要将学生健康体检的相关数据与体能测试数据有机结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针对肥胖近视给学生开具运动处方并提出保健要求。

  八、加强督导检查,完善对学校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建立市、区、学校三级督导检查评价机制,市里督导检查评价区县,区县督导检查评价学校,整体督导检查与专项检查督导有机结合。
  各区县教委、卫生局要充分利用学校卫生视导和健康促进学校评估验收机制,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指导。同时将区县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的干预措施纳入区县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市教委、市卫生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摩熵医药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