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5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通报
泰卫基妇发[2015]19号
2015年11月23日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财政局,泰安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财政局,泰山景区卫生环保局、财政局:
为做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根据市卫计委、财政局《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通知》(泰卫基妇发[2015]12号)要求,市卫计委、财政局于2015年8月31日-9月10日,对全市2015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绩效考核,随机抽取2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参考省级绩效考核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和评价。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2015年上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各县(市、区)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项目实施方案、绩效考核方案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宁阳县政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纳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乡镇考核指标,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岱岳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列入“区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细化服务规范,分别制定下发了各类重点人群项目实施细则。新泰市对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进行大力度调整强化,组建专门的技术指导、督促推进、考核激励等工作班子。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成立服务团队,通过定期巡回培训、考核督促等措施,切实做到村村有专人、事事有人管。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2、加强管理,规范考核。各县(市、区)均按要求频次规范开展督导考核。泰山区针对每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区直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跟上督导,确保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宁阳县建立了项目日常督导检查制度,每月确定1个重点管理单位督导帮扶,确保每个单位工作都不掉队,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提升。肥城市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借力信息化带动项目开展,便捷管理和考核。
3、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各县(市、区)均结合实际,开展了有针对性培训。东平县集中组织县直专业机构举办三期培训班,培训了新标准,统一了新要求。为促进交流,均衡发展,开展了两期现场观摩、展评活动。高新区、景区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确保项目服务保质保量得到全面落实。
(二)资金管理
各县(市、区)均能够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能够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合理分配。实行了“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对项目资金进行精细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高效实用。基层医疗机构均按照新会计制度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进行专项核算,财务数据准确,票据凭证明晰,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三)项目开展情况
1、健康档案管理质量提高。各县(市、区)更加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动态管理。截至2015年6月底,我市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7.82%。
2、健康教育形式多样。通过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居民健康意识。
3、预防接种工作不断巩固。各县(市、区)积极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规范计划免疫流程,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截至2015年6月底,全市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4、0-6岁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更加规范。能够按照规范要求频次对儿童、孕产妇进行随访。截至2015年6月底,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87%,系统化管理率84%;早孕建册率68%,产前健康管理率83%,产后访视率87%。
5、老年人健康管理力度不断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率(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被纳入科学发展观内容以来,各县(市、区)均更加重视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管理力度,规范查体项目,查体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截至2015年6月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7%,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到78%。
6、重点人群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扎实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对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随访评估及分类干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6月底,将32.02万高血压病患者、9.8万糖尿病患者、1.6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
7、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并做好相关服务记录。
8、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建立健全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做到有现场工作记录,有巡查及报告记录。
9、中医药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了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0-3岁儿童的中医体质调养工作,积极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和儿童家长对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确保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作用。
10、省级地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施。积极开展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及残疾人康复指导工作。
(四)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对560名城乡居民进行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随访服务、方便程度、服务态度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满意度为97%。对随机抽取的420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总体满意度为9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管理问题。一是绩效考核相关资料不完善。个别单位相关政策文件不齐全、不规范,考核扣分原因记录不详细,缺少考核影像资料和成绩公示资料。二是整改措施不具体。个别单位无整改报告,整改措施相关文件资料不具体。三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系统运行速度慢,功能不完善,大部分县(市、区)未能与市级平台对接。
(二)资金管理问题。部分县(市、区)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到位率低等现象,个别单位还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情况。
(三)项目执行问题。一是现场核实部分数据不达标。个别机构上报数据与现场核实数据出入较大,部分县(市、区)抽查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和合格率、儿童系统化管理率、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和规范化管理率不达标。二是服务不规范。部分机构仍存在随访次数不足、未按规范要求服务等问题。全市共抽查各类档案1820份,失访89份,不规范240份。三是不真实现象仍然存在。电子档案中个人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有空项、错项,居民健康档案联系方式更新不及时,导致出现失访和不真实现象。此次抽查的1820份档案中,不真实21份。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管理。一是各县(市、区)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二是根据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加强督导管理,在确保完成相关数量考核指标的同时,更要注重项目质量指标控制。三是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整改到位,并能与资金拨付相挂钩。四是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做好与市级平台对接,让信息化能够真正为项目开展服务。五是准确把握2015年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并逐项审查,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二)规范资金管理。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资金要严格按照省、市考核要求于规定时间拨付,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各县(市、区)卫生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要按照省、市考核要求于规定时间拨付,确保资金到位率,对村卫生室补助标准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应补助的54.5%。同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此次检查发现的到位率低、资金使用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于年底前予以整改到位,并将整改情况由县(市、区)卫生、财政部门联合上报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对屡次发现不整改的,予以扣回市级补助资金,由县(市、区)予以补足。
(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鲁卫基层发[2015]4号、泰卫基妇发[2015]15号文件要求,自10月1日开始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督导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好新增项目,督促各机构完成年度目标。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节假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采取多形式进行宣传,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年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城乡居民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动接受项目服务并支持项目开展,从而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附件:2015年上半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县(市、区)反馈报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