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卫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卫生系统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2015年2月10日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市区民营(企业)医疗机构:
现将《全市卫生系统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好2015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推动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附件:全市卫生系统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总体部署,为圆满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目标,制定全市卫生系统201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一、总体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依法治安”理念和“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全覆盖、安全监管无缝隙、安全隐患零容忍、安全事故深究责、安全目标严考核、安全服务全方位”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以“强基固本,预防事故”为主线,以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为保障,以深化“1+1”工作法为抓手,由注重“人防”向同时注重“技防”转变,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预防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专项行动,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
1、扎实开展预防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专项行动。各县(市、区)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全市卫生系统预防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衡卫办[2015]4号)要求,5月底前,要摸清易发生3人及以上事故的重点部位,建立台账,并向市卫生局备案。重点部位排查备案后,按照属地监管和“三个必须”的要求,采取更坚决、更细致、更过硬的措施,落实责任,强化整改,管控住易引发较大以上事故的源头,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新格局
2、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本地本单位“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相关实施规定,并认真贯彻落实。
3、完善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生产纳入卫生系统综合考核内容,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创新和改进考核的方式方法,改变年终一次性考核定结果的考核方式,注重对常规性、日常性重点工作的即时性考核,把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考核导向作用,通过过程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落实。
(三)深化“1+1”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卫生系统安全监管水平
4、深化“1+1”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中,推行“1+1”工作法,通过深度剖析试点单位,警示警醒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对医院、门诊2类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5、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扎实开展承诺制工作“回头看”活动,落实医疗卫生单位自查自评及述职制度。将承诺制落实情况作为一项必查内容,列入督导检查计划,以此督促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兑现承诺。
6、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对所有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加强诚信管理。
7、推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医疗卫生单位各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全覆盖。各县(市、区)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8、实行事故责任倒查制度。依据医疗卫生单位 “一岗双责”实施方案,倒查并追究事故主要责任人的责任。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未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逐级逐岗位分解并督促落实的,追究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的主要责任;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分解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追究未落实或分解责任的相关人员的主要责任。
9、继续深化警示教育。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在去年开展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尽责警示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按照重心下移,注重基层一线的原则,继续扩大宣讲范围和受众面,深入门诊楼、住院楼,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场合,确保所有职工都接受警示教育。各单位负责人要开展“我为职工讲安全”活动,结合单位实际,讲解有关事故案例,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10、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加大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执法人员党风廉政、法律法规、涉医业务、行为规范等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
11、深化一线职工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对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年内培训率要达到90%。通过培训,提高一线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2、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加大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要达到100%,其他人员培训率力争达到80%,实现“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将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对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或持假证上岗行为的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六)进一步加大重大危险源管控力度,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13、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将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点名称、位置、数量、状况、日常监控措施、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应急处置预案、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救援专家等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工作。
14、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成立应急救援专家组,为领导决策和实施科学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在全市卫生系统筛选一批技术过硬,具有实战经验的业务骨干,成立一支反应迅速,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应急救援队伍。
15、大力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各县(市、区)各单位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按照实战的原则,检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查漏补缺,完善预案,使应急预案更具实用性,并注意留存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