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5年执行国家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公告(第17期)

发布日期

2015-11-24

发文字号

/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15-11-24

颁发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正文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5年执行国家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公告(第17期)

2015年11月24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办公厅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食药监办食监三[2015]62号)的要求,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 总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的基础上,我局决定对2015年广西 执行国家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焙烤食品、肉及肉制品、食 糖、乳制品、饮料共5类食品45批次抽检信息进行公告,其中合格产品40批次,不合格产品5批次。

  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组织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同时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查找问题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小贴士:

  一、铝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三、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为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不允许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一批食品存在超范围使用防腐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防腐剂。

  四、溴酸盐
  溴酸盐是饮用水生产企业在用臭氧对原水进行消毒处理时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对人体的致癌危害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主要与水源中溴化物含量或消毒时使用臭氧的量有关系。如果水源中溴化物含量高或者加入的臭氧量大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溴酸盐超标。

  五、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
  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