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83288589(微信同号)

18983288589(微信同号)

18908392210(微信同号)

18980413049
2017-12-14
桂政办发〔2017〕184号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现行有效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12月14日
广西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40号)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区信息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和支撑能力,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和内需潜力,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按照国发〔2017〕40号文件的要求和标准,坚持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和协同联动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底,全区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全区信息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全区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信息产品边界深度拓展,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带动计算机、智能产品、通信产品等相关行业新增产值超过1000亿元;通信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
(二)信息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目标全面实现,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城镇地区提供1000兆比特/秒(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全区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通达(个别海岛村除外),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bps以上灵活选择;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网络提速降费取得显著成效。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CDN)平台实现优化布局。
(三)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消费快速成长,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消费新生态发展壮大。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基本建立,面向企业和公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创新更加活跃,消费环境安全可信、高效便捷,信息消费示范试点效应明显,民众信息消费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各类信息消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和拓展。
二、重点任务
(一)加大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力度。引进和培育企业研发、生产适应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多种数字视听智能终端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和产品,以及智能手机与光通信、数字微波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等产品。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及平台开发,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等)
(二)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基础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各类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关键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产品,推动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发展东盟语种应用软件、数字内容处理软件等产品。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发挥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加快发展信息系统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及技术支持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新型终端和互联网服务的结合,扩展数字内容产业链。发展信息内容产品开发及服务、数字互动娱乐、移动支付、位置服务及社交网络服务。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等)
(三)拓展电子信息产品和技术应用。支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各类应用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能交通建设,推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生产经营、市场流通、资源环境保护等。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及多模式兼容的移动导航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以实施广西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工程为契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市政、航运、城市管理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及产业化。(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展改革委、旅游发展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环境保护厅等)
(四)丰富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游戏技术和运营平台的研发与推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数字创新企业。举办中国—东盟动漫游戏展、游戏节,活跃动漫及衍生产品消费,组织评选广西优秀原创动漫作品,促进具有桂风壮韵的动漫精品创作、生产和传播,推动动漫产业提质升级。推动互联网在文化生产与消费领域拓展,鼓励对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升级开发。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开展全民阅读和文化娱乐活动。研究建立广播影视作品交易云平台,发展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创新交互体验应用,带动公共文化资源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等)
(五)加快推进在线教育和健康医疗。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基本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面普及。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扩大优化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推进课程共享和跨校选课,推进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加强家庭诊疗、健康监护、分析诊断等智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推广网上预约、网络支付、结果查询等在线就医服务,建设统一的全区网上预约平台,完善多层次的网上预约服务,优化诊疗信息便捷查询与推送服务,推广多种信息化结算支付方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推动在线健康咨询、居家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应用,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等)
(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全区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格局和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深度融合、集聚协调发展,推进制造业、传统商贸业、社区服务、农业农村、旅游等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在线采购、销售、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一批第三方工业电商服务平台。培育基于社交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及新技术驱动的电子商务创新服务平台,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邮政等社会资源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促进物流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广西邮政管理局等)
(七)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升级。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网间互联互通。以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实现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参与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推进和云计算工程试点示范,引导各类企业积极拓展应用云服务。加快推进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促进电信服务提速降费,推动在通信、物流、信贷、支付、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信息消费,充分释放提速降费的改革红利。(责任单位: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等)
(八)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发展,助力网络扶贫攻坚、农村信息化等,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0年,实现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40%。(责任单位: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财政厅等)
(九)开展普及培训与宣传引导。实施消费者信息技能提升工程,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引导活动,面向各类消费主体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农民、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群体,普及信息化应用、网络支付、风险甄别等相关知识。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优秀案例展示等各种参观体验活动。支持企业加快线上线下体验中心建设,积极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娱乐等技术丰富消费体验。继续推进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市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建设,加强试点示范项目和城市建设与宣传推广。开展信息消费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宣传信息消费对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增强信息消费意识和意愿。(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厅、教育厅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的促进信息消费厅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各相关单位责任分工、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责任人与联系人,梳理并抓好各领域信息消费重点项目的筹划和落实,建立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送机制,务实推进各项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落实。(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自治区各有关单位)
(二)加强和改进监管。继续扩大“证照分离”试点范围,在广西符合条件的区域复制上海浦东新区“证照分离”登记模式。进一步简化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和管理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工作,加强互联网从业规范宣传,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打击整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网络贩枪等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和规范信息消费环境。(责任单位:自治区编办、工商局、政管办、法制办、公安厅、科技厅、质监局、通信管理局等)
(三)提高信息消费安全性。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广西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监测预警体系。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评估和认证工作,制定实施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定级备案、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规范,健全网站备案工作,加强网络安全认证,加大对个人消费信息的保护力度,依法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切实降低信息消费风险,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责任单位:自治区公安厅、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网信办、保密局等)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鼓励全区各地依法依规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促进社会资本对信息消费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各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大对信息消费领域技术研发、内容创作、平台建设、技术改造、创新应用等方面的财政支持。采取各项措施,对信息消费领域的各类企业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等)
(五)加强统计监测。建立信息消费统计监测制度,探索明确信息消费的统计范围和适当的统计方法,将智能产品、互联网业务、数字内容等纳入信息消费统计,多部门协调联动,强化信息消费数据采集、处理、发布和共享。积极参与信息消费发展指数评估,指导和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文化厅等)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对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升级、支持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根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实施,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区各设区市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Pharma CMC2024-10-15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2024-08-21
数屿医械2024-06-24
数屿医械2024-06-13
数屿医械2024-05-30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2024-05-27
药事纵横2024-02-28
药通社2023-12-26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2023-12-13
药通社2023-06-25
2020-08-25
2020-08-25
2020-08-24
2020-08-24
2020-08-21
2020-08-20
2020-08-19
2020-08-18
2020-08-17
2020-08-14
2020-08-13
2020-08-13
2020-08-13
2020-08-13
2020-08-11
2020-03-13
2020-02-24
2020-02-20
2020-02-17
2020-02-08
2020-01-13
2019-08-20
2019-07-19
2019-07-18
2019-04-28
2019-04-18
2019-04-18
2019-04-09
2019-03-20
2018-10-25
2020-05-21
2020-04-28
2020-04-28
2020-03-23
2020-03-13
2020-03-10
2020-03-05
2020-03-03
2020-03-01
2020-02-24
2020-02-20
2020-02-19
2020-02-19
2020-02-17
2020-02-13